【研究新知】營養療法引起關注,Omega-3脂肪酸補充有助於癌症患者降低發炎指數
台灣人飲食中Omega-6脂肪酸的攝取量大幅超過Omega-3,導致體內環境促進發炎的狀態,加劇了各類疾病的風險。因此,研究者提出,癌症患者補充Omega-3,或許有降低各項癌症發炎指標的趨勢,且欲找出合適的攝取劑量。
【研究新知】對孩子來說,保持一致的就寢時間,可能比他們睡多久更重要
賓州州立大學研究團隊發現,睡眠會影響孩子的態度和行為,如果能保持一致的就寢時間,也就是每晚在同一時間入睡的孩子,未來在面臨壓力或與他人一起工作時,能夠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研究新知】研究發現卵巢癌細胞如何躲避免疫系統,為免疫療法打開一扇窗
卵巢癌是最致命的癌症之一,因為它很難被及早發現,一旦確定診斷,往往為時已晚,半數患者在診斷後的五年內死亡。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研究團隊的這項全新發現,可望讓無數卵巢癌患者看到一道曙光。
【每日要聞】新研究揭示:過量維生素B3、憂鬱症與活動量對心血管健康的影響
近年來,健康研究揭示了多項影響心血管疾病的關鍵因素,包括營養補充劑使用、心理健康狀況以及日常活動量。過量攝取菸鹼酸(維生素B3)可能增加心血管風險,憂鬱症則特別對女性影響顯著,而每日適度步行被證實有助於降低相關風險,展現健康管理的新方向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