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新知】「藍色星期一」會影響身心健康

「藍色星期一」不只是情緒低落,更與心血管健康息息相關。香港大學發現,星期一焦慮與壓力荷爾蒙皮質醇濃度升高有關,即使退休後也無法倖免。這項研究強調「星期一效應」對生理系統的深遠影響,提醒社會重視每週壓力節奏對健康的潛在威脅。

【研究新知】妊娠缺鐵,會改變胚胎性別

研究顯示,懷孕小鼠若缺鐵,會導致部分原本應為雄性的XY胚胎發育為雌性,顯示環境因素如飲食可干擾性別決定基因Sry的表現。這是首次證實鐵代謝在哺乳動物性別決定中扮演關鍵角色,對未來人類發育與疾病研究具重大意義。

【研究新知】唱歌給嬰兒聽,可以改善他們的情緒

研究發現,經常唱歌給嬰兒聽,有助於改善他們的情緒,提升家庭幸福感。耶魯大學等機構進行的隨機對照實驗指出,唱歌能有效安撫哭鬧的嬰兒,且情緒改善不僅是短暫反應,對整體家庭健康也可能帶來長期益處。

【研究新知】褪黑激素微針貼片,改寫蔬菜保存與食物浪費問題

麻省理工學院與新加坡研究團隊合作,開發出以褪黑激素微針貼片延長蔬菜保鮮的新技術,無需冷藏即可有效保存小白菜等葉菜類。該技術有望改善全球蔬菜保存與食物保存問題,減少農作物在運輸與儲存過程中的損耗,為解決糧食浪費與飢餓提供新解方。

【研究新知】大腦下視丘與第二型糖尿病治療有關?

2025年美國華盛頓大學最新研究發現,大腦下視丘的AgRP神經元過度活化,可能是第二型糖尿病的成因之一。透過抑制這些神經元,可讓小鼠高血糖恢復正常,顯示糖尿病治療或許可從大腦著手,挑戰傳統病因觀點,為未來療法開啟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