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新聞】閻雲:2025年健康趨勢-我們沒有理由期待一段時期的平靜
新年伊始,從全球局勢、科技發展到民生娛樂等各式各樣的預測紛紛出爐,令人目不睱給,其中尤以健康趨勢最受矚目。
2025年,無疑將會是個醫療變革的關鍵時刻,突破性的科技發展將重塑醫療樣貌,不僅效率提高,還可讓每個人都能更輕鬆地取得或了解他們的健康資訊。未來一年,很可能改變醫療保健生態的幾個重大事件如下:
新年伊始,從全球局勢、科技發展到民生娛樂等各式各樣的預測紛紛出爐,令人目不睱給,其中尤以健康趨勢最受矚目。
2025年,無疑將會是個醫療變革的關鍵時刻,突破性的科技發展將重塑醫療樣貌,不僅效率提高,還可讓每個人都能更輕鬆地取得或了解他們的健康資訊。未來一年,很可能改變醫療保健生態的幾個重大事件如下:
“彭汪嘉康院士鼓勵年輕人面對挫折時不要沮喪,並以自己的經歷為例,說明如何從意料之外的轉折中找到新機會。她原本夢想成為外科醫師,但因結婚計劃未被聘用,轉而進入美國國家衛生院(NIH),最終在癌症研究領域取得重大成就。她強調,挫折可能是成功的起點,只要勇於調整方向,人生依然可以精彩。”
營養,建造身體的組成,也是身體組織修復之所需。我們每天都要吃東西,但很少人知道如何吃。也因如此,長期漫無目的的「吃」,常常就會造成健康的失衡。而對於長者來說,其中一個非常常見的問題就是肌少症,這在所難免。年紀大之後,口牙、吞嚥、消化等功能,相較於年輕時,勢必有所退化,使得進食量降低,這也就是肌少症的危險因子了(70歲與26歲相比,進食量減少16%~22%)。
全球生技產業迅速發展,多項技術正為市場帶來新契機。臺北醫學大學講座教授、台灣生醫創新學會理事長閻雲指出,Gene Editing(基因編輯)、CAR-T、ADC(抗體藥物複合體)、PROTAC(蛋白降解靶向嵌合體)技術、幹細胞技術及核酸藥物等創新療法,都是未來生技醫藥領域的關鍵趨勢。
把微型機器送進體內治療疾病,一直是科學家追求的終極夢想之一。如今這個夢想已越來越具體,但採用的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金屬人形機器人或仿生機器人,而是奈米仿生粒子。
這個由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研究團隊研發的氣泡狀球體,外觀看起來像個有兩個孔洞的小圓球,可以在到達目標時才釋放藥物。隨後球體被人體吸收,不會造成傷害。經動物實驗顯示,這種治療方式可以更有效將小鼠膀胱腫瘤縮小。該論文在2024年12月11日刊登於《Science Robotics》(科學機器人)期刊。
全球生技CDMO市場持續增長,但多數為主的小型CDMO面臨資源短缺和市場競爭加劇的挑戰,區域化佈局和跨境併購,有望突破生存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