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新知】蝴蝶翅膀啟發癌症診斷新影像技術的靈感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團隊受大藍閃蝶翅膀的奈米結構啟發,開發出一種低成本且簡單的癌症分期檢測技術。這項技術透過標準光學顯微鏡及偏振光分析膠原纖維的密度與排列方式,準確判別癌症期別。其結果與昂貴影像技術相當,但更具可及性,為資源有限地區的早期癌症診斷提供新希望。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團隊受大藍閃蝶翅膀的奈米結構啟發,開發出一種低成本且簡單的癌症分期檢測技術。這項技術透過標準光學顯微鏡及偏振光分析膠原纖維的密度與排列方式,準確判別癌症期別。其結果與昂貴影像技術相當,但更具可及性,為資源有限地區的早期癌症診斷提供新希望。
位於美國紐約的紀念史隆凱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在一項小規模的臨床試驗中發現,個人化的messenger RNA疫苗可能會對早期胰臟癌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全球高齡化浪潮席捲而來,長期照護(Long-Term Care,以下簡稱長照)已成為各國社會與衛生政策的核心議題。對台灣而言,2025年更是關鍵時刻—不僅將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也迎來《長期照顧服務法》通過10週年與健保30週年的重要轉捩點,同時,長照3.0亦即將在政策推動下全面啟動。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正式批准諾和諾德(Novo Nordisk)旗下的Ozempic,用於治療患有 2 型糖尿病的慢性腎病患者,進一步擴大這款熱門注射藥物的適應症範圍。Ozempic目前已被廣泛用於控制 2 型糖尿病,並納入醫療保險,此次FDA的批准,意味著該藥物可用於降低糖尿病合併慢性腎病患者的腎功能惡化、腎衰竭以及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而這項批准可能會改變醫生對慢性腎病的治療方式。
如果你身旁有個食量超大的怪物,除了吃不飽以外,你還可能會餓死。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一群科學家就從中想到一個治療癌症的新方法,利用改造過的脂肪細胞來搶食癌細胞的食物,把癌細胞活活餓死。
本文接續前一篇三星生物製劑CDMO版圖擴展之路(上),提到2013年以後三星生物製劑在生醫製造方面的發展與突破。先後建立了Plant1到Plant4,逐漸形成一個具有產值與規模生醫基地Bio Campus I,此外,三星生物製劑也即將開展Bio Campus II的版圖,進軍新世代療法、細胞與基因治療的領域,其在產業的動向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