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聽到「Z世代」這個詞,你會想到什麼?可能是精通科技的青少年、遊戲玩家和比你更懂如何使用iPad的孩子們。在美國,他們被稱為「數位原住民」,強調他們從小就熟悉科技。但是,數位原住民不僅僅是TikTok成癮者和任天堂迷。這些年輕人正在AI、科技和電腦科學方面突破界限,他們的創新能力正在改變我們所知道的世界。那麼,如果我們可以將這種創新應用於環境可持續性上呢?下一代能成為氣候流利的永續原住民嗎?
在我們深入探討這個可能性之前,讓我們先澄清一下永續性的含義。這個詞被綠色洗腦運動扭曲了,把一個環保選擇與另一個環保選擇進行比較。這不僅僅是關於你的個人選擇,永續性需要長久性、易於獲取、和積極的社區關懷實踐,使地球和所有居民都受益。
現在,想像一個未來,下一代極了解氣候行動。當然,你可能會想像知道哪些東西可以回收和哪些東西不能回收的幼兒,但真正的影響是當這些孩子長大成為受到氣候變化影響的世界的選民、組織者和領袖時。這一代人不僅僅是做環保選擇的一群人,而是一個政治上強大的社區,為一個理想的未來而奮鬥。
那麼,我們如何培養下一代的氣候流暢度?我們可以從數位原住民身上學習,需要確保氣候流暢度對每個人都是可接近的,而不是只有能享有科技和教育的族群。
在制度層面,政府需要開始實施更積極的氣候立法,例如要求氣候教育和提供資金的政策,以確保教師受到公平的培訓和報酬。早期融入氣候教育是確立氣候流利度和使環保行為變得自然的關鍵。在個人層面上,我們都可以採取行動。如果你是教育工作者或家長,與你生活中的孩子展開一個氣候對話。但不要僅止於談論,讓他們參與氣候行動,不管是參加集會、演講活動還是團體行動。讓我們向年輕人展示他們是正在為自己未來而戰的更大社群的一部分。那麼,你還在等什麼?找一個2023年地球日的活動,在行動中加入!
EarthDay.org : https://www.earthday.org/sustainable-natives-building-community-for-the-next-gen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