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黑死病:愛滋
澳洲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新療法,可以誘導細胞讓潛伏在裡面的愛滋病毒現身,好讓免疫系統可以殲滅它。這個突破性發展,可能讓我們朝著治癒愛滋病的目標又更近了一步。
1981年6月5日,美國疾病管制及預防中心(CDC)通報全球最早的5例愛滋病毒感染案例,如今雖已過了四十幾年,但因愛滋病毒會長期潛伏在白血球內的CD4+T細胞中,不易被免疫系統偵測到,更不易被殺掉,相當頑強,愛滋病也因此被形容為「21世紀黑死病」,讓人聞之色變。
近年來,雖然抗反轉錄病毒療法可以將愛滋病毒抑制到幾乎檢測不到的地步,卻無法完全殲滅它,患者必須天天服藥,以免復發,不僅影響日常生活,還對身心造成重大衝擊。根據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UNAIDS)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有近4千萬名愛滋病患,平均每分鐘就有一人死於愛滋病毒。
/
脂質奈米顆粒帶著mRNA,迫使潛伏細胞的愛滋病毒現身
就因愛滋病長久以來一直是全球的重大威脅,澳洲墨爾本大學Doherty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多年來深入研究解決之道。2020年初爆發COVID-19全球大流行時,他們從Moderna和Pfizer/BioNTech等疫苗而聲名大躁的mRNA(信使核糖核酸)技術中得到靈感,一舉開發出可以逼使愛滋病毒現身的新療法,論文2025年5月29日刊登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訊)期刊。
這篇論文共同第一作者、墨爾本大學Doherty研究所研究員Paula Cevaal表示,身為探索愛滋病治療方式的研究人員,她們的目標就是找尋愛滋病毒的藏身之處,因此她們編寫了mRNA程式,直接指示受感染的CD4+T細胞「放棄」愛滋病毒,讓愛滋病毒不得不現身。
她透過該校發佈的資料指出,要把mRNA運送到這些細胞裡面,是件相當困難的事,但她們做到了,而她們這項技術也是愛滋病研究領域前所未有的創舉。
研究團隊是把mRNA包在一種全新的脂質奈米顆粒中,並成功運送到被愛滋病毒感染的細胞中,促使這些細胞暴露潛伏其中的愛滋病毒。
墨爾本大學Doherty研究所所長、這篇論文共同通訊作者Sharon Ruth Lewin表示,早在2020年,她的研究室就開始研究mRNA,希望能找到治療愛滋病的方法。儘管SARS CoV-2病毒和愛滋病毒(HIV)是完全不同的病毒,但她認為這項研究啟發了很多針對愛滋病毒的全新思維,她也希望能成為治療愛滋病的一個轉折點。

/
多次成功,證實脂質奈米顆粒治療的可能性
在研究過程中,曾出現一段小插曲。Sharon Ruth Lewin表示,把mRNA運送到被愛滋病毒感染的細胞中,一直被認為是不可能的事,因為這些細胞無法吸收用來運送mRNA的脂質奈米顆粒(LNP)。她領導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可讓這些細胞接受的新型LNP,稱之為LNP X,希望能成為治療愛滋病的新途徑。
當一位研究人員在每週一次的例行會議上展示測試結果時,大家發現結果看起好得讓人難以置信,她們只好請那位研究人員回實驗室重做實驗,結果第二週又帶回同樣的實驗結果,就算之後再做幾次,結果還是一樣,她們才確信那是真的。
墨爾本大學Doherty研究所病毒學家、這篇論文共同通訊作者Michael Roche表示,該研究隊目前正準備在動物模型上進行臨床前測試,長期目標是進行人體試驗。
他認為進入臨床前測試,是將他們實驗室研究成果轉化為潛在療法的關鍵下一步。 更重要的是,這項研究結果所代表的意義,可能已超越愛滋病毒,因為愛滋病毒藏匿的白血球,也和其他疾病有關,比如某些癌症和自體免疫疾病。
Michael Roche強調,安全地將mRNA運送到這些細胞中,可以為治療一系列疾病開啟新的可能性。
/
- 關鍵字:愛滋病、愛滋病毒、HIV、mRNA、脂質奈米顆粒
Ref. :Efficient mRNA delivery to resting T cells to reverse HIV latency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60001-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