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新知】BCL6可成為評估減肥過程中,肌肉流失的生物指標
減肥是歷久不衰的流行,但在甩掉脂肪的同時,肌肉往往也會跟著流失,對健康帶來潛在風險。近期,科學家研究發現,BCL6蛋白質也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讓減肥成了沒有壓力的快樂享受。
【研究新知】大腦記憶系統會驅動對食物的渴望,影響體重控制
暴飲暴食引起的肥胖,已成為全球性的健康危機,數百萬人在充滿誘惑的世界中掙扎,努力維持健康的飲食習慣。如今,他們或許可以看到一線重拾健康體態的希望。
位於美國費城的莫內爾化學感覺中心(Monell Chemical Senses Center),在一項開創性研究中首次確定大腦海馬迴中的神經元會編輯糖和脂肪的記憶,並將食物記憶與暴飲暴食連結起來。
【研究新知】乳癌倖存者中的心臟功能障礙:乳癌治療引起的心臟傷害和心血管風險因素的角色
乳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見的癌症之一,根據美國癌症協會的統計,每年新增數百萬例的乳癌病例。隨著早期診斷和治療技術的進步,乳癌的五年存活率已超過90%。然而,存活率提高的同時,也伴隨著新的挑戰,特別是在長期健康管理方面。而心臟功能障礙已經成為乳癌倖存者的主要死因之一,尤其是接受某些治療方式的患者。
【研究新知】喝咖啡,早上喝比全天喝更有益心臟健康
如果你很喜歡喝咖啡,不妨選在早上喝,你將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好處。
2025年1月8日刊登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 》(歐洲心臟雜誌)的一篇研究論文指出:與全天喝咖啡的人相比,早上喝咖啡的人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低,整體死亡風險也較低。
【研究新知】奈米仿生粒子可將藥物精準送到治療區域
把微型機器送進體內治療疾病,一直是科學家追求的終極夢想之一。如今這個夢想已越來越具體,但採用的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金屬人形機器人或仿生機器人,而是奈米仿生粒子。
這個由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研究團隊研發的氣泡狀球體,外觀看起來像個有兩個孔洞的小圓球,可以在到達目標時才釋放藥物。隨後球體被人體吸收,不會造成傷害。經動物實驗顯示,這種治療方式可以更有效將小鼠膀胱腫瘤縮小。該論文在2024年12月11日刊登於《Science Robotics》(科學機器人)期刊。
【研究新知】NIH科學家首度看到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在體內作用的機制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的一群科學家,透過最先進的影像技術,首度看到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在體內堆積的樣態,有助於根據此影像,研發出降低膽固醇的藥物,減少心血管疾病的威脅。
【研究新知】吃黑巧克力可降低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
想吃甜點,卻又擔心糖尿病找上門,這個時候黑巧克力可能就是滿足你口腹之慾的最佳選擇。
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吃黑巧克力而非一般的牛奶巧克力,可能會降低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這篇研究論文於2024年12月4日刊登在《英國醫學會期刊》(BMJ)。
【研究新知】科學家發現細菌躲避抗生素的全新方法
2024年11月28日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訊)期刊的一篇論文,首度發現細菌在接觸經常使用的抗生素時,會透過修改自己的核醣體來產生抗藥性,逃避抗生素的攻擊,造成更大危害。
【研究新知】接種HPV疫苗,可大幅降低年輕女性子宮頸癌死亡率
美國南卡羅萊納醫學大學Hollings癌症中心一項最新研究顯示,自2016年以來,美國子宮頸癌死亡率大幅下降,這可能和HPV疫苗接種率增加有關。
【研究新知】女性比男性睡得更少,也更常醒來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Boulder分校最新的動物實驗發現,和男性相比,女性的睡眠時間更少,更常醒過來,可以協助身體和精神恢復的深度睡眠及快速動眼等恢復性睡眠(restorative sleep)也更少,兩性之間的睡眠型態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