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其中以約占90%的乳腺管癌最多,其次是約占5%的乳腺乳小葉癌,其他病理分類則少見。
就分子層面而言,乳癌是一種異質性疾病,其分子特徵以雌激素受體(ER)、黃體激素受體(PR)及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等三種受體的表現量為主要分型依據,並以Ki-67(細胞分裂之一種指數)做為細胞生長分裂指數的參考,近年來也常檢測BRCA基因是否變異,一起做為制訂治療策略時的重要依據(參考附表)。
統計發現,所有乳癌患者中,約15%具有BRCA基因變異,但如果具有相關病史,比如年輕乳癌、有家族史或本身有多種癌症等,依不同國家研究而有差異,比例通常會提高到20-25%
近年研究顯示,相較於未帶有BRCA基因變異的乳癌患者,BRCA基因變異患者具有較高的核型分級(nuclear grade)、較高比例的侵襲性乳管癌,以及較高比例具有淋巴結轉移現象,Ki-67表現也較高。至於帶有BRCA基因變異及未帶有BRCA基因變異兩者之間的腫瘤組織T stage與淋巴血管侵犯,則沒有顯著差異(1)。
BRCA基因分為BRCA1與BRCA2兩類。比較帶有BRCA1變異以及帶有BRCA2基因變異的兩組患者,在侵入性/非侵入性導管癌、腫瘤組織分型及腫瘤大小上,皆沒有顯著差異(2)。
相較下,在比較ER、PR及HER2的分子分型時,兩組具有顯著差異,BRCA1基因變異患者有顯著較高比例為三陰性乳癌,而BRCA2基因變異者則較多為luminal B(ER和/或PR陽性,HER-2 陽/陰性)。另就Ki-67的表現程度而言,BRCA1略大於BRCA2,但在不同研究間的差異程度則有所不同(1-3)。
值得注意的是,在回顧性研究中,帶有BRCA基因變異的乳癌患者經篩檢發現腫瘤時,約有60%可以觸摸到腫塊,僅有1.5-2.5%患者有乳頭滲液、疼痛或腋窩不適的症狀,另有31-35%患者則未能發現任何症狀(2);因此,醫師應主動提醒具有乳癌相關家族史的健康女性,在尚未罹癌之前,不妨先評估家族遺傳基因的風險高低,並定期接受乳房健康檢查。
附表、乳癌分子分型與治療參考
亞型 | 腫瘤病理參數 | 治療方向 |
---|---|---|
管腔細胞A型(HR陽性) | ER及PR均為陽性,HER-2陰性,低Ki67 | 抗荷爾蒙±化療 |
管腔細胞B型(HER-2陰性) | ER陽性和/或PR陽性,HER-2陰性,高Ki67 | 化療→抗荷爾蒙 |
管腔細胞B型(HER-2陽性) | ER陽性和/或PR陽性,HER-2陽性 | 化療+抗HER-2標靶藥物→抗荷爾蒙 |
HER2類型(HER-2陽性) | ER陰性和PR陰性,HER-2陽性 | 化療+抗HER-2標靶藥物 |
三陰性(基底細胞癌) | ER陰性和PR陰性,HER-2陰性 | 化療 |
- C. You et al.,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and MRI features of patients with BRCA1/2 mutations in familial breast cancer. Gland Surg 10, 262-272 (2021).S. M. Ha et al.,
- Association of BRCA Mutation Types, Imaging Features, and Pathologic Findings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With BRCA1 and BRCA2 Mutations. AJR Am J Roentgenol 209, 920-928 (2017).
- W. Murakami et al., The clinical impact of MRI screening for BRCA mutation carriers: the first report in Japan. Breast Cancer 26, 552-561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