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往年都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盛大舉辦的消費電子展(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簡稱CES),今年1月初雖如期舉行,卻改為線上模式,來自全球的數千家廠商只能透過網路展示自家產品及技術,完全顛覆過往經驗。

CES是全球最大的電子消費展,展示最新技術及創新產品,為全球最受業界矚目的科技盛會之一今年展出產品共分11大類,分別是5G通訊與物聯網、廣告娛樂與內容、車聯網與自動駕駛、區塊鏈、健康與保健、家和家人、身歷其境娛樂、產品設計與製造、機器人和人機介面、運動、新創事業等。

其中和健康有關的有數位醫療、人工智慧及5G通訊,並由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COVID-19)串連起來。面對這波疫情的嚴峻挑戰,數位醫療的普及至關重要,而成功與否將取決於網路頻寬和速度,5G正好提供更大的頻寬和更快的速度,可支援數位醫療和人工智慧,加速解決我們所碰到的問題,包括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自從2019年12月底爆發以來,至今已近兩年,儘管多種疫苗已紛紛上市,接種覆蓋率也逐日攀升,但全球疫情並未因此而控制下來,反而在變種病毒一個個冒出來之後,可能還會再持續好幾年;因此,CES 2021最受矚目的無非是和疫情有關的技術和產品,比如用環保材質製造的智慧口罩,或是可偵測新冠肺炎病毒是否擴散的技術等,都令人期待。

這些改變,其實有跡可尋。疫情爆發至今,封城、限制外出及居家工作,已逐漸成為日常,和新冠肺炎有關的數位醫療及遠端醫療,理所當然成為CES 2021的重要議題,來自美國的蘋果、荷蘭的飛利浦、日本的歐姆龍和川崎重工、韓國的三星和LG,甚至電競潮牌Razer,都推出相關產品。

Razer向來以開發電競遊戲的筆記型電腦和配件聞名,很難想像會和新冠肺炎扯上關係,但他們發揮創意,把硬體設計的專業知識用來研發可用RGB調光的Project Hazel智慧口罩,並在CES 2021展示,吸引不少目光。

Razer公司研發的智慧口罩(左),既環保又實用。收納該款智慧口罩的手提箱(右),可充電又有紫外線殺菌等功能。

這款由再生材料製成的外科 N95 級智慧口罩,符合該公司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採用可更換和可充電圓盤式的呼吸機,減少一次性口罩造成的資源浪費,有助於地球環境的永續經營。

此外,收納這款智慧口罩的手提箱也頗具創意,除了可當充電盒外,同時結合紫外線殺菌、語音和投影等多種功能,以及N95級口罩炫酷多彩的LED燈,提供保護之外,也可讓長期和新冠肺炎病毒搏鬥的醫護人員心情好一些。

另一個讓人眼眼為之一亮的產品,是透過光譜及量子運算精準量測血糖的無傷口血糖儀。對大多數怕痛的人來說,每天必須扎針抽血量測血糖,是件難受又無奈的事,這款內建在手錶及錶帶內的血糖儀,只要佩戴在手上並滑動它,就可隨時監控血糖變化,以血糖數據繪製的圖表,也會在短短20秒即呈現出來,可讓無數糖尿病患者輕鬆控制血糖。

戴在手上,不必扎針就可量測血糖的血糖儀,實用又方便。

南韓的ICON AI公司展示了「遠程健康監測平台」這項新技術,為遠端監測及醫療提出新的可能性。CarePlus. AI公司推出透過人工智慧學習日常活動、可監控老年人在家健康和安全的系統,一旦感覺出他們有異常行為時,立即發出警訊。

另一家參展商Nobi則在智慧床頭燈中,內建類似的監測功能,正當醫護人員因應疫情而更加繁忙之際,這類監測裝置可讓居家養護變得更安全,有助於拯救更多生命。

對於那些仍然需要外出的人,Targus公司推出了一款抗菌背包,在纖維網中嵌入抗病毒和抗菌材料,可確保不會帶回任何不受歡迎的訪客。

智慧溫度監控器也是一種趨勢,包括由Kinsa公司開發的一款最新產品,從家庭使用的數千台設備中收集數據,並加以分析,可用於檢測和預測病毒是否會傳播、爆發。

至於LG研發一款自主抗 Covid-19的機器人,則使用UV-C對空間和表面進行消毒,今年初已開始在學校、醫院和工作場所執行任務。

從上述這些例子,不難看出新冠肺炎不僅加速遠端醫療的發展腳步,還落實一種更新、更直接的護理模式。我們不禁好奇,未來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製藥公司又如何在這個快速變化的競爭中保持創新?CES 2021多少提供一些線索,比如當你想到醫療可穿戴設備時,可能會想到 Apple Watch 或 Fitbit。

今後,廠商將不再從過去數十年臨床試驗累積的數據中去學習及實踐,而是透過即時評估患者數據,並由人工智慧產生可供參考的意見,再為每個病患提供更個人化的治療。

當數位醫療逐漸獲得FDA的認可,會有更多廠商投入相關研究,第一線醫師恐怕會問:「這些數位醫療有用嗎?」「可以從中獲得報酬嗎?」「一旦出問題,我要負起責任?會被起訴嗎?」疫情肆虐下,科學發展大步往前邁進之際,這將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