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聞】Trump’s Health Data Sharing Initiative 2:從美國健康數據共用政策起點,看見全球企業與個人的新機會

美國推動健康數據共享政策,正加速醫療價值鏈再造,帶動 API 經濟、金融創新及跨域科研合作。數據結合 AI、區塊鏈與半導體技術,不僅壓縮理賠週期、降低營運成本,還能轉化為科研與保險定價的新資產。此政策開啟全球醫療數據經濟新局,亞洲若能整合高齡與慢病數據,將有望成為國際健康數據樞紐,推動智慧醫療創新與跨境合作。

作者/張佩德博士、閻雲醫師博士


本篇接續前篇,將進一步透析川普健康醫療數據共享政策所驅動的醫療數據經濟未來式,如何引領智慧健康醫療數據價值創新的下一步。

在這場以數據為羅盤的智慧健康遠航中,真正關鍵的不在於誰起跑得早,而在於誰能善用數據、AI 與數位技術的結合,走出自己的路。每一次數據使用的選擇,都是在重新定義醫療產業價值的方式,這不再是一場由少數主角主導的劇本。


一、數據高速公路推動醫療價值鏈再造

從美國醫療數據共用政策所引動的協作創新模式看起:

• API經濟生態:

→ 系統對接產生持續價值,醫院支付技術整合費用以提升互通能力

→ 如 Epic 協助區域醫療單位符合 CMS 政策,成功提升 3.2% 給付回饋

• 即時金融創新:

→ 科技金融平臺將理賠週期從45天壓縮至72小時,釋放逾 2,000 億美元資金效能。

/

二、健康醫療數據價值轉化的三大創新引擎

1. 動態健康定價體系

    • 穿戴式設備即時反饋:

    → Apple Watch 連動健康目標達成,驅動個人保費折扣

    → 硬體與數據服務結合,每年創造近 200 億美元產值

    • 科研數據共用:

    → 例如 Virta Health 的糖尿病資料庫授權模式,75% 成功逆轉率不僅壓低成本,亦重塑研發策略

    2. 智慧代理生態系統

    從數據分析到臨床應用,打造新一代智慧健康生態。

    圖一、智慧健康代理的價值生成鏈。(文/張佩德博士、圖/三本木設計簡漢昇)

    AI智慧代理優化行政流程自動化,預估每年可節省超過 3,000 億美元醫療營運成本。

    3. 區塊鏈賦能結構

    • 病患主導的健康數據銀行(如 Avaneer Network)

    → 每次授權查詢即回饋微型價值

    → 醫療單位同步降低紙本維護成本逾百億

    /

    三、打造下一座醫療健康數據樞紐港之契機

    1. 需具備核心優勢

    • 區域病種數據價值潛力大,可對接國際研究資源與轉譯需求
    • 整合晶片與演算法實力,可發揮邊緣運算效能

    2. 戰略發展參照與建議

    借鏡全球經驗,啟動在地醫療數據價值升級策略

    圖二、打造國際級健康數據創新高地。(文/張佩德博士、圖/三本木設計簡漢昇)

    🔍 延伸 Insight:亞洲地區若能整合老化、糖尿病等高發疾病的動態數據,未來可望成為新興國際健康數據港口之一,爭取跨境數據授權與試驗資源整合紅利。

    /

    四、2027關鍵趨勢:數據價值的生命週期管理

    1. 即時 vs. 靜態的時效價值落差

    • 即時分析的電子病歷價值將達靜態儲存的10倍以上
    • 未啟用的醫療數據每年平均價值遞減近 25%,折舊速度甚至高於首購新車

    2. 新興價值場域

    • 慢病管理 App 整合 EHR 增加溢價服務空間
    • 區域性病種模型服務可創造跨境授權收益

    /

    五、經濟創新方程式:智慧健康 × 數據資安 × 半導體思維

    1. 邊緣運算醫療解決方案

      • 發揮晶片製造優勢 + 演算法設計經驗

      → 設備端即時完成數據去識別化處理

      → 同時符合 GDPR 與 HIPAA 雙重合規標準

      2. 數據導向的風險定價與保險驗證平臺

      結合半導體與數據治理,打造健康經濟安全底層架構

      圖三、數據隱私與價值轉化的雙軌戰略。(文/張佩德博士、圖/三本木設計簡漢昇)

      多元應用正加速展開,涵蓋健康金融服務、員工健康方案,以及智慧醫療的國際輸出與授權模式,實現醫療數據從「隱私資產」到「經濟資源」的全面轉化。

      3. 新興數據協作網絡

      • 借鑒

      → 新加坡 Health Data Space 模式

      → 探索馬來西亞糖尿病專案等跨國應用

      /

      六、共建健康醫療數據的價值循環生態

      當健康醫療數據成為「戰略級創新資產」後,下一步:

      1. 建立治理框架

      → 制定醫療數據協作指引,在創新與倫理間取得平衡

      2. 組建跨域加速聯盟

        →加速整合醫學中心、AI產業與金融科技力量

        3. 培育 π 型跨域人才

          → 同時具備臨床知識、AI工程與商業設計能力的創新實踐者


          在這個健康數據、人工智慧與數位醫療深度融合的產業新時代,沒有人是旁觀者或乘客,每個人與每個企業皆有機會成為智慧健康的領航者。


          /

          Ref. :

          • https://aboutamazon.com/news/health
          • https://aws.amazon.com/solutions/case-studies/
          • https://cms.gov/files/document/pi-program-fact-sheet.pdf
          • https://cms.gov/regulations-guidance/promoting-interoperability
          • https://counterpointresearch.com/
          • https://developer.apple.com/documentation/healthkit
          • https://hipaajournal.com/hhs-plan-improve-patient-data-sharing-interoperability
          • https://nextgov.com/digital-government/2025/07/white-house-launches-digital-health-initiative-backed-leading-tech-firms/407119
          • https://pbs.org/newshour/health/the-white-house-announced-a-new-health-data-tracking-system-how-would-it-work
          • https://time.com/7291563/big-data-healthcare-maha-christopher-worsham-anupam-jena-ess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