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新知】乳清酸鋰可能成為阿茲海默症治療物

最新研究指出,大腦缺乏鋰可能是阿茲海默症的主因。哈佛大學團隊發現,β澱粉樣蛋白會降低鋰濃度,削弱其神經保護作用;而乳清酸鋰(lithium orotate)則可避免此現象,並在小鼠實驗中逆轉記憶退化。此成果刊登於《Nature》,未來或能透過檢測鋰濃度篩檢早期失智,並以乳清酸鋰開發全新治療策略。

大腦缺鋰可能是導致阿茲海默症主因

鋰,是最輕的金屬,也是最輕的固體元素,曾被添加到汽水中,讓人喝了有好心情,也被製成治療躁鬱症和憂鬱症的藥物,但最為人知的用途無疑是鋰電池。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這種用途廣泛的金屬還有另外一種潛在功能;治療阿茲海默症。

阿茲海默症又稱失智症,是種病程緩慢、且會隨著時間不斷惡化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影響全球約4億人,在全球高齡化趨勢下,這個數字還會持續增加,成為無法忽視的醫療健康問題。

阿茲海默症主要症狀是記憶喪失,但其最初的導火線是什麼?為什麼有些大腦出現類似變化的人記憶會逐漸流失?而有些人卻不會?這個問題數十年來一直困擾著神經科學家。 如今,美國哈佛大學一群科學家可能找到了答案:大腦缺乏鋰。

/

現存的阿茲海默症治療方式,只能延緩,無法逆轉

這篇論文2025年8月6日刊登在《Nature》(自然)期刊,首度證實這種在大腦中自然存在的金屬,可以保護大腦避免神經退化,並維持所有主要腦細胞的正常運作。

這個重要的研究結果,將我們數十年來對於阿茲海默症的觀察重新做了整理,為這個疾病提供新的理論基礎,也為早期診斷、早期預防及治療,提供全新策略。

也許不久後,透過例行性抽血檢測大腦鋰濃度的多寡,就可以及早發現哪些人是屬於阿茲海默症的潛在高危險族群,及早預防及治療。

近年來的研究顯示,阿茲海默症涉及一系列的腦部異常,比如β澱粉樣蛋白的聚集、tau蛋白的神經纖維纏結,以及一種名為REST的保護性蛋白的缺失;然而,這些異常並不能完全解釋這個疾病的病因。

舉例來說,一些被檢出帶有上述異常的人,並沒有表現出認知能力下降的跡象;此外,最近開發出針對β澱粉樣蛋白的治療方法,通常無法逆轉記憶喪失,只能稍微降低認知能力下降的速度。 從這些現象不難發現,遺傳和環境會影響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但科學家至今仍搞不清楚為什麼有些具有風險因素的人會出現這種疾病,而其他人則不會。

/

乳清酸鋰在小鼠中看見逆轉阿茲海默症的希望

這篇論文通訊作者、哈佛大學醫學院Blavatnik研究所遺傳學暨神經病學教授Bruce Yankner表示,鋰可能是關鍵的缺失環節。

他認為,大腦中缺乏足夠的鋰,可能是阿茲海默症的病因,這是個很新的觀點,同時也描繪出一個截然不同的治療方法。他說,這項研究讓我們燃起了希望,也許有一天科學家可以透過含有鋰的藥物來全面治療這種疾病,而不是只關注在        等單一面向。

哈佛大學研究團隊在人類和小鼠模型中發現,當β澱粉樣蛋白在阿茲海默症早期開始形成沉積物時,它會與鋰結合,降低鋰的濃度,進而降低鋰在大腦中的神經保護功能,引發記憶喪失等症狀。

他們同時發現乳清酸鋰(lithium orotate)這種鋰化合物,不會和β澱粉樣蛋白結合,利用乳清酸鋰來治療小鼠,可以逆轉阿茲海默症的病程,防止腦細胞損傷,並恢復記憶。 Bruce Yankner表示,最令他們振奮的發現之一,就是只要極低劑量的乳清酸鋰,就能產生顯著的效果。

圖、乳清酸鋰可能可能成為阿茲海默症治療物。(TiBIA製圖)

/

大腦含鋰量檢測可能篩檢出早期阿茲海默症

在哈佛大學發佈的新聞資料中指出,雖然這項研究結果仍需要透過臨床試驗在人體進行驗證,但透過檢測大腦中的鋰含量,可能有助於篩檢出早期的阿茲海默症,同時也凸顯乳清酸鋰這種化合物對於治療或預防阿茲海默症的重要性。

他深切期望,乳清酸鋰這種化合物未來能發揮比抗β澱粉樣蛋白或抗tau蛋白更好的作用,不僅可以減輕、甚至逆轉認知能力下降的趨勢,還可改善阿茲海默症患者的生活品質。

/

  • 關鍵字:阿茲海默症、鋰、乳清酸鋰、β澱粉樣蛋白、tau蛋白

Ref.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335-x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