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活動】摘要徵求:2025肌少症國際研討會

隨著高齡社會來臨,肌少症成為重要公衛議題,我們如何為長者以及肌少症高風險族群預先準備?第二屆肌少症國際研討會,徵求專家學者與研究生投稿研究摘要,一同為肌少症問題提出新見解。獲獎之摘要將在研討會中表揚,所有參加者可獲得發表證明。

研討會簡介

隨著全球人口高齡化的加劇,肌少症(Sarcopenia)已成為影響長者健康與生活品質的重要議題。國民健康署106-10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65歲以上人口肌少症盛行率達34.1%。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調查顯示,每3位長者就有1位具肌少症風險。肌少症不僅會導致肌肉質量與力量的流失,還可能增加跌倒、骨折、失能及慢性病等風險,進而對個人、家庭及醫療體系造成沉重負擔。通常長輩初期並不會察覺,但之後陸續會出現手腳無力、走路變慢、爬樓梯變得困難、甚至生活起居需要他人協助。

今年,肌少症國際研討會邁入第二屆,這將是一場跨界、跨域、跨科別的國際性研討會,涵蓋神經醫學、復健醫學、心血管等臨床醫學,以及再生醫學、動物模型、生物標記、基因等科學研究,期透過跨國、跨領域的學術研究交流與合作,提升醫療、長照人員以及醫學教育者對肌少症的認知與啟發,促進學術界與產業界的技術創新,推動更完善的健康照護模式,喚起大眾對肌少症的認識與重視,以減緩肌少症對患者及整體社會之衝擊。

【研討會時間】2025.11.08 週六 上午9點~下午5點

【研討會地點】臺北醫學大學 誠樸廳 (醫學綜合大樓 前棟4樓)

【講員】(依議程順序)

1/ 關渡醫院陳亮恭院長

2/ 北醫醫工學院康峻宏院長

3/ Dr. Christopher Chung, Associate Clinical Professor, City of Hope National Medical Center

4/ 日本國家老年醫學中心肌肉骨骼疾病科細山徹副主任

5/ 日本國家老年醫學中心伊藤尚基計畫主持人

6/ 臺大醫院北護分院復健科紀劭禹醫師

7/ 中國醫附醫基因體轉譯研究中心李健緯副主任

8/ 北醫附醫復健科侯文萱主任

9/ 香港中文大學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李郁偉助理教授

10/ 北醫營養學院夏詩閔教授

11/ 高雄醫學大學護理系胡芳文副教授

/

摘要徵求簡章

今年度開設論文摘要徵求,邀請所有研究肌少症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與研究生參與(分組審查),其主題涵蓋:

一、基礎研究

  • 分子生物學
  • 細胞生物學
  • 生理學
  • 生物化學
  • 營養學
  • 其他

二、臨床研究

  • 復健醫學
  • 神經醫學
  • 運動醫學
  • 臨床營養學
  • 公共衛生學
  • 其他

提交的研究摘要,應強調新方法、機制、見解或與肌少症之相關性,以嘗試解決目前肌少症照護中未滿足的需求。

/

摘要規範說明

  • 完全免費
  • 摘要需於 2025 年 8 月 31 日 23:59 (UTC) 之前,寄送至電子郵件 (info@tibia.org.tw) 。
  • 僅接受英文摘要
  • 摘要標題不得超過 20 個字。
  • 摘要不得超過 500 個字。
  • 文字規格為 Times new Roman 字體,字號 12pt。
  • 摘要應遵循以下結構:摘要標題、背景與目的、方法、結果、意義/影響/啟發。
  • 若使用縮寫,首次使用時應完整寫出縮寫之全名。

/

摘要審查

一、摘要內容將根據原創性、清晰度、科學品質及其與多樣的相關性進行評估。

二、摘要繳交後,委員會將向原始電子郵件地址發送確認信。

三、評審委員會將審查摘要,並於2025年10月8日前透過電子郵件公佈結果,若有時程延後再另行通知。

/

表揚

參賽者將分為兩組:學生組、專家學者組,評選等級包含:

一、卓越獎 (High Distinction Award)

二、優等獎 (Excellence Award)

三、評審委員獎 (Judges’ List Award)

四、入選 (Selected Award)

所有參加者皆可獲得研討會發表證明,卓越獎、優等獎、評審委員獎將額外獲得獎狀,並於2025肌少症研討會中表揚。

/

主辦與協辦單位

主辦單位: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臺北神經醫學中心

協辦單位: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臺北醫學大學醫學工程學院、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科學研究所、台灣神經學學會、台灣復健醫學會、台灣生醫創新學會

聯絡方式:info@tibia.org.tw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