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於2023年3月22日在全體會議上公布,Zolbetuximab加上CAPOX的聯合化療,可以延長CLDN18.2陽性、HER2陰性、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轉移性胃癌患者的總生存期,這對這群目前仍無積極有效療法的患者來說,無疑是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
CLDN18.2陽性、HER2陰性、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胃癌患者,因腫瘤出現在胃和食道交界處而難以手術切除,目前的標準治療是採用含鉑類藥物、fluoropyrimidine加上nivolumab的治療方式,效果不如預期。
CLDN18.2是一種在胃細胞和胃食道交界處發現的蛋白質,Zolbetuximab是日本Astellas藥廠研發的嵌合IgG1單株抗體藥物,可以標靶並結合癌細胞上的CLDN18.2,誘導抗體依賴性細胞毒性以及補體依賴性細胞毒性,導致癌細胞死亡,有潛力成為CLDN18.2陽性、HER2陰性、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胃癌的標準治療方法。
GLOW和SPOTLIGHT研究是Astellas藥廠胃癌藥物開發計劃的一部分,在於研究新的標靶治療方式。GLOW是全球隨機雙盲的第三期臨床試驗,招募了507名轉移性胃癌或先前未經治療的CLDN18.2陽性、HER2陰性、局部晚期且不可切除的胃癌患者,其中86%為轉移性胃癌,14%為胃食道交界處的胃癌。
這些受試者以1:1的比例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患者在第1週期的第一天接受800 mg/m 2Zolbetuximab靜脈注射,然後在後續週期的第一天接受600mg/m 2的CAPOX的治療。之後,每三週接受一次600mg/m 2Zolbetuximab靜脈注射,並在第9個週期及以後,接受CAPOX的治療。對照組的治療模式和實驗組一樣,只是將Zolbetuximab改為安慰劑而已。
研究發現,實驗組的中位疾病無惡化存活期(PFS)為8.2個月,對照組為6.8個月;實驗組的中位總體存活期(OS)為14.39個月,對照組為12.16個月。此外,針對12個月時的無進展生存率,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是35%和19%;到24月時,兩組分別是14%和7%。至於總生存率部分,實驗組在12個月為58%,對照組為51%;到了24個月時,兩組則分別是29%和17%。
實驗組的客觀緩解率(ORR)為53.8%,其中包括3.1%的完全緩解率(CR)和50.8%的部分緩解率(PR),中位數緩解持續時間(DOR)為6.28個月。至於對照組的客觀緩解率為48.8%,其中包括1.5%的完全緩解率和47.3%的部分緩解率,中位數緩解持續時間則為6.18個月。
和單獨使用CAPOX 相比,zolbetuximab 加CAPOX最常見的治療緊急不良事件是噁心、嘔吐和食慾下降,大都出現在第一個和第二個zolbetuximab治療週期期間。
參與這項研究的美國Weill Cornell醫學院胃腸腫瘤學科主任Manish Shah在ASCO全體會議上表示,Zolbetuximab加上CAPOX的聯合化療,可讓無進展生存期和總生存期持續長達24個月,且在大多數亞組中都觀察到生存效益,不難看出Zolbetuximab可以成功標靶CLDN18.2,填補了治療轉移性胃癌和胃食道癌患者的醫療缺口,Zolbetuximab聯合化療也可能成了CLDN18.2陽性、HER2陰性、局部晚期且不可切除的胃癌患者的一種新標準治療方法。
ASCO 胃腸道癌症專家、Smilow癌症醫院和耶魯癌症中心胃腸道癌症中心主任
Pamela L. Kunz表示,從GLOW和SPOTLIGHT臨床試驗的綜合結果看來,Zolbetuximab加上CAPOX的聯合化療,確有改變 CLDN18.2陽性、HER2陰性晚期胃或胃食道交界處癌患者的治療趨勢,值得期待。
臺北醫學大學講座教授閻雲也認為,這是胃癌治療的重要突破,而Claudine18.2 可能是一個潛在遺傳標記的新標的。不過他也強調,Claudin 18.2位於癌細胞的緊密連接處,一旦出現,就表示癌症已經開始了,就算及早篩檢出來,可能都已晚了一步,因此要有更積極的早期檢查及因應對策才行。
若您對本文有任何批評與建議,歡迎點擊填寫意見表
歡迎點擊訂閱電子報,獲得最新文章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