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腸道內有無數的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黴菌、原蟲、寄生蟲等,有好也有壞,和人體健康密不可分。

2021年12月底《Oncology Times》一篇「The Role of Gut Bacteria in Colorectal Cancer」的文章,作者Dr.Warren Froelich就指出,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人員主導的臨床前研究發現,腸道微生物菌落(Microbiome)的某些致病細菌株,在大腸直腸癌的發生和發展上扮演關鍵角色。

研究團隊稍早在美國癌症研究協會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 AACR)舉行有關大腸直腸癌的特別虛擬會議上正式對外公佈,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腸道內的分離細菌可能會引發大腸直腸癌的生長,其中尤以Clostridioides difficile (C. difficile)這個腸道菌最受矚目。

在目前的研究中,C. difficile 是全球各醫療機構感染性腹瀉的主要原因,並被認定是潛在的新型「驅動因素」,它會促使實驗室老鼠的遺傳變化,進而引發大腸直腸癌。此外,C. difficile 和嚴重的腸炎及死亡率也有關,美國每年約有1萬5千人死於這種腸道菌感染。

根據AACR的數據,大腸直腸癌是美國男性和女性癌症相關死亡的第三大原因,預計2021年會有5萬多人因此而死亡。為此,研究人員正努力找出某些腸道菌在大腸直腸癌的致病機制,期能研發出更有效的治療方法。

在那場AACR特別虛擬會議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助理教授 Julia Drewes分享近幾年的最新研究發現。各種臨床前研究,已經確定能夠穿透大腸直腸黏液屏障的細菌種類中,C. difficileBacteroides fragilisFusobacterium nucleatum都是大腸直腸癌的潛在驅動因素,而至今的大腸直腸癌微生物研究,也大都聚焦在這三種腸道菌。

然而,其他研究發現並非所有大腸直腸癌患者體內都有這些腸道菌,這也顯示某些大腸直腸癌病患和這些腸道菌無關,或者還沒找到並確定其他致癌細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Cynthia Sears的實驗室最近也證實,侵入大腸直腸中黏液生物膜的腸道菌,與大腸直腸癌關係密切。

Julia Drewes及其同事與佛羅里達大學研究人員聯手進行一項實驗,並將實驗結果發表在2019年出刊的《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她們從大腸直腸癌病患人身上取下腫瘤組織,磨碎後餵食無菌室中的老鼠,在接下來的10-15週內,這些老鼠的大腸直腸出現腫瘤增生;相較下,僅餵食從健康人腸道內取得腸道菌混合物的老鼠,則未發現腫瘤增生現象。

我們不禁好奇,這些大腸直腸癌到底是由C. difficileBacteroides fragilisFusobacterium nucleatum一起引發的?或者只是其中一種即可誘發?又或者還有其他的腸道菌參與?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團隊從篩選的數百個細菌菌落中,找到30種獨特的細菌物種,發現有C. difficile在內的混合物會讓無菌室老鼠出現大腸直腸腫瘤,反觀不含C. difficile的混合物則不會讓這些老鼠出現腫瘤。”

Julia Drewes補充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Vanderbilt大學進一步的研究發現,

  1. difficile帶有的一種稱為TcdB的毒素,似乎與腸道菌誘導的癌症模型中常見的許多致癌機制有關,包括誘導Wnt的訊號傳導、過氧化反應刺激,以及大腸直腸微環境中IL-17(白介素-17) 主導的大腸直腸癌免疫微環境變化等。

TcdB可否成為標靶,為未來的大腸直腸癌治療提供另一個可能性,如今已成為重要的研究方向。至於過去已知腸道菌對化學治療、免疫治療的反應等課題,則還需要更進一步的查證,但Julia Drewes樂觀認為,這將會是該領域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