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中心分類:公共衛生
該圖片由Christine Schmidt在Pixabay上發佈
該圖片由Christine SchmidtPixabay上發佈

一項研究顯示,每週用手機撥打或接聽電話超過30分鐘,罹患高血壓的風險會增加12%,如果你現在正在使用手機和別人聊天,不妨長話短說,以免影響健康。

這項由中國廣州南方醫科大學完成的研究,利用來自英國生物資料庫(UK Biobank)的數據,以21萬2046名37〜73歲且沒有高血壓的成年人為對象,進行長達12年的追蹤研究,研究論文2023年5月5日刊登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 - Digital Health》(歐洲心臟雜誌 - 數位健康)。

根據統計,目前全球10歲以上的人裡面,近四分之三擁有手機,不難看出手機已成為現代人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它是否會對健康造成不利影響,也是近年來科學家探討的熱門話題。

被納入研究對象的人,平均年齡54歲,62%為女性,88%是手機用戶。研究人員從這些人自我報告的問卷調查中,蒐集包括手機使用年限、每週手機使用時數和使用免持聽筒手機的情形,同時調整了年齡、性別、身體質量指數(BMI)、種族、不好生活習慣、高血壓家族史、教育程度、吸菸狀況、血壓、血脂、發炎症狀、血糖指數、腎功能,以及是否服使用藥物降低膽固醇或血糖指數等資料。

結果發現,在12年的平均追蹤期間,有1萬3984名出現高血壓,比率為 7%。其中,每週使用手機通話30分鐘或更長時間的人,出現新發高血壓的可能性,比每週使用手機通話少於30分鐘的人高12%,且女性和男性的結果相似。至於和不用手機的人相比,手機使用者罹患高血壓的風險也高出7%。

進一步分析顯示,與每週撥打或接聽手機電話時間少於5分鐘的人相比,每週使用手機時間為30〜59分鐘、1〜3 小時、4〜6 小時和超過6小時的人,分別與8%、13%、16%和25%的高血壓風險相關。至於使用免持聽筒手機的年限,則和高血壓的發生沒有顯著相關性。

研究團隊表示,手機發出的低階射頻電磁場能量,可能與短期接觸後血壓上升有關。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只要每週通話時間控制在半小時以下,用手機通話就不會增加罹患高血壓的風險,但這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驗證。在此之前,把手機通話保持在最低限度以保持心臟健康,似乎是謹慎的做法。

不過,美國紐約大學Langone醫學中心臨床醫學教授Marc Siegel認為,真正令人擔憂的是,使用手機可能是一種更大且更充滿壓力的生活方式之一,這種生活方式不夠健康,可能才是導致血壓上升的主要原因。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全球有近13億30〜79歲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壓;美國疾病管制及預防中心(CDC)也公布,1億1600萬人、近47%美國成年人有高血壓的毛病,高血壓是心臟病和中風的主要危險因素,也是過早死亡的主要原因。

2015年,全球年齡標準化的高血壓患病率,男性為24.1%,女性為20.1%。

近年來,手機已成為世界各地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根據聯合國國際電信聯盟(ITU)數據,2019年全球手機總數突破80億支,已超過全球人口數。《歐洲心臟雜誌 - 數位健康》選在5月17日世界高血壓日之前,刊登這篇研究論文,多少有提醒民眾在享受方便之餘,也應留意健康風險的用意。

若您對本文有任何批評與建議,歡迎點擊填寫意見表

歡迎點擊訂閱電子報,獲得最新文章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