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咖啡是全世界最普遍的飲料之一,但很多人擔心咖啡因的刺激對心臟不好,不敢喝太多。2023年3月23日刊登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的一篇研究論文,確認喝咖啡並不會導致每天心房早期收縮明顯增加,這或許可讓咖啡愛好者鬆一口氣。
根據美國全國咖啡協會統計,有三分之二的美國人每天喝咖啡,且喝的量比瓶裝水、茶或自來水還多;然而,咖啡所含的咖啡因是種興奮劑,不少咖啡愛好者和醫師一直想知道常喝咖啡是否會對心臟造成負擔,甚至對身體不好。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心臟科教授Gregory Marcus和他的研究團隊因而進行一項前瞻性、隨機、病例交叉試驗,以了解咖啡是否會對心臟產生嚴重影響。他們找來100位沒有心房顫動或心臟衰竭且平常就有喝咖啡習慣的健康成年人,平均年齡約39歲,男女各半,讓他佩戴連續記錄心電圖貼片、腕戴式計步器和連續血糖監測器,同時下載一款可以蒐集地理定位數據的智慧手機應用程式。
在14天的試驗期間,研究團隊每天都會向這些參與受試者發送簡訊,隨機指示他們喝含咖啡因的咖啡,或避免喝咖啡而只喝一般的水或飲料,並在喝下每杯咖啡或其他飲料後,按下心電圖貼片上的按鈕,同時填寫相關數據。
這項臨床試驗的主要終點是每天心房早期收縮的平均次數,次要終點包括每天心室早期收縮次數、上心室心律不整或心室頻脈、每天走路步數、每天睡眠時間和血糖指數。
結果發現,這些受試者的每天心房早期收縮(PAC)次數,喝咖啡的日子平均每天出現58次,而不喝咖啡的日子平均每天出現53次,兩者相差不多。
至於每天心室早期收縮(PVC)次數,喝咖啡的日子每天平均出現154次,沒喝咖啡的日子每天平均出現102次;此外,喝咖啡日子的每天平均走路步數為1萬0646步,不喝咖啡日子的每天平均走路步數為9665步;夜間睡眠時間分別是397分鐘和432分鐘;血糖指數則分別是95 mg/dL和96 mg/dL。
這些數據顯示一個有趣的結果:在喝咖啡的日子裡,這些受試者每天多走大約1千步,晚上少睡了35分鐘,且血糖指數幾乎沒有差異。
未參與這項研究的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醫學院醫學和心臟病學副教授David Kao表示,大多數人每天心跳次數大約在10萬上下,儘管每天心室早期收縮的次數出現較大差異,但全盤了解更加重要。
David Kao解釋,在喝咖啡的日子裡,參與受試者大約有0.15%的心跳與心室早期收縮有關,而在沒有喝咖啡的日子裡,這一比例為0.10%,相差不大。因此他總結指出,這項研究顯示咖啡並不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影響。
研究團隊表示,早發性心房收縮是引起心律不整的疾病之一,是指病人的心房因為電位異常而提早跳動,病人會有心跳停格的感覺,長期下來可能會衍生出心臟衰竭等嚴重疾病。雖然早發性心房收縮是正常的,通常不需要任何治療,但有些人一旦感覺心臟在「砰砰跳」,就會立即感到焦慮。
也因此,這項研究顯示咖啡和包括心臟病在內的多種疾病無關,或許可讓每天都喝咖啡的人稍稍放心。根據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規定,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可以攝取大約400毫克咖啡因,亦即4〜5杯的咖啡。
另有一些大型研究發現,咖啡與多種健康益處有關,甚至可以降低死亡風險,加上這次研究也顯示適度喝咖啡不會增加心律不整等風險,健康的人不妨依自己喜好,決定每天喝多少杯咖啡,但為求慎重起見,一些專業醫學會及協會還是建議不要攝取太多咖啡因。
若您對本文有任何批評與建議,歡迎點擊填寫意見表
歡迎點擊訂閱電子報,獲得最新文章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