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活動零食”有助於控制第1型糖尿病】
英國桑德蘭大學(University of Sunderland)一項針對第1型糖尿病患者的小型試驗顯示,每天步行3分鐘,有助於改善血糖指數,並將這項控制血糖的簡單干預措施,取名為”活動零食”。
在尚未發表的早期試驗中,32名患有第1型糖尿病的成年人完成兩次7小時的靜坐訓練,為實驗組;另一組則每30分鐘進行一次3分鐘的微步行,為對照組。每次訓練開始後,研究團隊會連續監測48小時,並在7小時內,沒有改變兩組的胰島素治療。研究期間,實驗組和對照組相比,平均血糖降低。
桑德蘭大學首席研究員馬修坎貝爾博士(Dr Matthew Campbell)指出,”活動零食”對一些患有第1型糖尿病患者來說,可能是能更盡興、更規律體能鍛練的重要墊腳石;更重要的是,這種策略不會增加傳統體能活動常見的潛在危險低血糖風險。
英國糖尿病協會統計,英國約有40萬人罹患第1型糖尿病,這些先天性糖尿病患若長期處於高血糖的狀態下,會導致腎衰竭、眼部問題和心臟病等併發症。日復一日控制血糖,可能會讓這些患者的身心備受煎熬。然而,一些簡單且實用的改變,卻有助於血糖控制,並對健康帶來深遠影響,這些改變如邊走邊打電話,或設置定時器以提醒休息,避免長時間久坐不動。
BBC--《Activity snacking may help with type 1 diabetes - study》
https://www.bbc.com/news/health-65349089
→基因療法
【DNA雙螺旋結構發現70週年 ,檢視基因組學革命】
2023年4月25日,正好是DNA雙螺旋結構發現70週年,當年科學家因這發現,將生物學研究帶入分子時代;20年前,美、英、日、法、德、中等6國科學家,共同繪製完成人類基因組序列圖,也寫下生命科學史的重要里程碑。
中國科學院院士賀林指出,DNA雙螺旋結構發現、人類基因組計畫這些指標性的完成,對人類和科學界具有劃時代的影響與價值。DNA雙螺旋結構實質啟動分子生物學時代,使遺傳研究深入到分子層面解碼生命,幫助人們了解遺傳訊息的構成和傳遞途徑,並大大推動DNA重組技術,開拓生物工程領域的研究和應用。
基因組學行業有三大重點:精準醫學、未來農業、生物製造。人類基因組計劃及後續基因組研究成功催生“精準醫學”概念,開啟了個人化醫療的臨床實踐。目前中國的實驗室透過對肝癌患者樣本蛋白質組的大數據分析,可將同一病理分型的腫瘤進一步分為三個分子亞型,且亞型的分類與預後密切相關,目前正在進行後續轉譯研究,好讓更多肝癌患者受益。
人類基因組計劃和曼哈頓原子彈計劃、阿波羅登月計劃,被稱為20世紀的三大科學工程,促進物理和生命科學發展的模式轉變,即從原來的以個人興趣和假說為導向的小科學運作模式,轉向以大數據和平台為導向的大科學工程模式。
科技日報--《2023年,基因組學革命”狂飆”到了哪一步?》
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304/8f162dce07934a3aa963576659345626.shtml
若您對本文有任何批評與建議,歡迎點擊填寫意見表
歡迎點擊訂閱電子報,獲得最新文章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