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40世界未來報告書》預測下的醫療保健進展
全球未來發展研究智庫「千禧年計劃」(The Millennium Project)韓國分部「聯合國未來學論壇」主席朴英淑主筆的《2040世界未來報告書》中,針對COVID-19大流行後,人類將面臨的變化,以及世界將發展出的面貌,預測全球企業將為克服衰老與疾病開展研究。
書中《未來代碼03---元長壽》這個章節提及,到了2040年,人類健康平均餘命將增加10年以上,目前處於I至III期臨床試驗的12項劃時代生物技術和製藥解決方案,包含幹細胞共應和修復、Wnt訊息傳遞路徑調控、抗衰老藥物、GDF-11、NMN/NAD+補充等,預計10年內就能臨床運用。
在基因組定序、CRISPR基因編輯技術、AI、量子計算和細胞醫學結合下,此趨勢將進一步加速;此外,隨著機器學習不斷發展,AI將加快新藥的開發速度,已準備好進行臨床試驗的各種候選新藥,將有助於延長壽命。
Amazon創始人傑夫.貝里斯投資的生物技術新創企業Altos Labs,透過人類基因重編程式,防止衰老甚至回春。某市場調查機構預測,到2024年,精準醫學、再生醫學、腦科學等生物醫學領域的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2兆6000億美元。
AI快速開發有效藥物
英科智能(Insilico Medicine)在新藥開發過程中,引進深度學習技術和AI,建立一個用來追蹤生物醫學研究結果的資料庫,能辨識與衰老、延長壽命有關的物質和化合物;此外,該公司利用深度學習生成對抗網路技術,訓練AI區分真的圖像和合成圖像,為患者開發、製造適合自己的藥物和藥物組合,這些除了能測量藥物帶來的改善跟效果,也能確認老化等與年齡有關狀態得到多少改善。
幹細胞:醫療革命的主角
在幹細胞研究領域,組織工程學、幹細胞銀行、間質幹細胞的臨床應用和細胞再生計畫,具有最大的成長潛力。組織工程學領域的科學家為製造出能在受損的組織中恢復,並維持正常功能的生物替代物,正應用細胞移植、材料科學和生物工程學。眾多研究中,以剛出生新生兒的幹細胞相關研究,特別具有能大幅改變組織工程學觀點的潛力。
外泌體(Exosome):正被用於新一代診斷
根據《韓國日報》記者調查,全球外泌體市場規模將從2018年的3470萬美元,激增到2023年的1億8620萬美元。近年來,醫療保健領域中的各種檢查方式,正從活體組織檢查轉向液態活檢,外泌體研究和臨床應用變得越來越活躍。除胰臟癌、大腸癌、肝癌、前列腺癌等癌症治療領域外,憂鬱症、腦中風、間歇性暴怒症、老年性失智症等腦神經領域症狀,都在進行臨床試驗。近期,臨床應用範圍擴大到新冠病毒、支氣管肺部發育不全等呼吸器官領域,以及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若您對本文有任何批評與建議,歡迎點擊填寫意見表
歡迎點擊訂閱電子報,獲得最新文章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