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趨勢
【人工智慧如何為病患配藥】
2018年成立的以色列健康科技公司 Genetika+,透過特定人體細胞生長的最新幹細胞技術與人工智慧 (AI) 相結合,著手開發將抗憂鬱藥與患者進行最佳配對,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並確保處方藥盡可能發揮作用,2024年將投入商業市場。
Genetika+已獲歐盟歐洲研究委員會和歐洲創新委員會資助。該公司還與製藥公司合作開發新的精準藥物。
Genetika+的技術人員可以從患者的血液樣本中生成腦細胞,將它們暴露在幾種抗憂鬱藥下,記錄生物標記的細胞變化。這些訊息連同患者的病史和遺傳數據,由人工智慧系統處理,以確定醫師可以開出最佳藥物和劑量。
總部位於香港的Insilico Medicine正使用AI來加速藥物研發。其AI平台能辨別可重新利用的現有藥物,為已知疾病標靶設計新藥,或尋找全新標靶並設計全新分子。該公司開發最多的藥物,是一種俗稱「菜瓜布肺」的特發性肺纖維化治療藥物,目前正在進行臨床試驗,另有31種藥物處於不同開發階段。
人工智慧具有改變全球製藥業的潛力巨大,該行業於2021年創造1.4 兆美元的收入。AI已幫助從識別治療某種疾病的潛在標靶基因、發現新藥,到透過預測最佳治療策略,發現用於個別化患者治療的生物標記,甚至透過及早發現疾病發生的跡象來預防疾病。然而,目前整個製藥業採用AI依舊緩慢。
BBC--《How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matching drugs to patients》
https://www.bbc.com/news/business-65260592
→其他
【2022北京腫瘤登記年報發行】
《2022北京腫瘤登記年報》已正式發行,匯整2019年北京市16個轄區1387萬戶籍人口的腫瘤登記數據,詳細梳理全市整體、23種常見惡性腫瘤的發病和死亡情況。
該《年報》顯示,北京市惡性腫瘤發病率逐漸升高,死亡率呈現下降趨勢。2019年北京市惡性腫瘤新發現病例數為5萬8234例,發病率為419.97人/10萬人,10年間年均變化百分比為2.54%,呈上升趨勢,尤其是甲狀腺癌和大腸直腸癌發病率增長較為明顯;死亡病例數為2萬7350例,死亡率為197.24人/10萬人,10年間年均變化百分比為-1.42%,呈下降趨勢。
隨著人口高齡化趨勢加快,惡性腫瘤疾病負擔不斷加重,制定符合衛生經濟學要求的預防和控制策略是當務之急。
北京市惡性腫瘤發病和死亡呈現明顯的性別差異,男性發病率略低於女性,但死亡率高於女性。男性發病排名前5位依次為肺癌、大腸直腸癌、胃癌、甲狀腺癌和前列腺癌,女性發病排名前5位依次為乳癌、肺癌、甲狀腺癌、大腸直腸癌和子宮頸癌。
惡性腫瘤發病人群以老年人為主,發病和死亡存在地區差異。北京市惡性腫瘤年齡別發病率自20〜24歲開始上升,80〜84歲達到高峰;惡性腫瘤年齡別死亡率自40〜44歲開始上升,在85歲與以上年齡組達到高峰。從地域分佈看,北京市城區惡性腫瘤發病率高於郊區,但死亡率低於郊區。
科技日報--《2022北京腫瘤登記年報正式發行》
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23-04/17/content_552108.htm?div=-1
若您對本文有任何批評與建議,歡迎點擊填寫意見表
歡迎點擊訂閱電子報,獲得最新文章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