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中心分類:公共衛生
攝影師:Pixabay: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209345/
攝影師:Pixabay: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209345/

【終結要命花生!  英首位男童嘗試花生過敏新藥】

花生,對許多人是美食,但英國、歐洲與美國等地有超過6百萬人飯受花生過敏症之苦。英國一名十歲男童雨果·科多納 (Hugo Codona) 在西布羅姆維奇 (West Bromwich) 的桑德威爾醫院(Sandwell Hospital)接受一劑Palforzia治療,成為首批嘗試花生過敏新藥的人之一。

負責執行這項研究的英國國民健康署桑德威爾和西伯明罕醫院信託基金表示,裝在膠囊中的藥物,含有一定份量的花生粉,可以與酸奶等食物混合以增強耐受性,去年經過研究試驗後,首次獲英國國民健康署(NHS)批准,治療目的在於提高患者對花生蛋白的耐受性、降低過敏反應等嚴重反應的風險。

過敏影響英國大約 2%的兒童,是與食物有關的最常見死亡原因之一。該醫院信託基金的兒科過敏護士顧問Aneta Ivanova 說,儘管不能治癒花生過敏,但它確實可以降低發生嚴重過敏反應等風險。接受治療的兒童可以接受劑量遞增的藥物,使他們對花生蛋白不再敏感,從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仔細建立耐受性。

這個藥物的一項全球試驗顯示,在試驗結束時,近60%完成此計劃的患者可以耐受 1000 毫克花生蛋白。至於接受藥物治療的雨果,兩到三年內需每天服藥,之後餘生每天都需要吃少量花生。

BBC--《Boy among first to try new peanut allergy drug》

https://www.bbc.com/news/uk-england-stoke-staffordshire-65070351

【新冠染疫後遺症  改變人體細胞基因組結構】

美國德州大學休斯頓健康科學中心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對人類健康產生嚴重影響的一種獨特機制:感染新冠病毒後,人體細胞的基因組結構可能會發生變化,這一變化先前從未在其他冠狀病毒中發現。這項研究不僅有助於解釋人類感染新冠病毒後,出現的免疫症狀,還能解釋“長新冠”的成因。《自然·微生物學》雜誌日前刊登相關論文。

人體細胞內的遺傳物質儲存在染色質結構中。最新研究發現,感染新冠病毒後,正常細胞內許多原本結構良好的染色體會變形,比如人體感染新冠病毒後,一種名為a/B區的染色體結構的陰陽兩部分開始混合一起,這種混合可能導致被感染細胞內一些關鍵基因發生變化,其中包括關鍵的炎症基因白細胞介素-6,它會在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體內,引起細胞因子風暴。

最新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改變人體染色體的獨特機制,可進一步探究新冠病毒如何做到這一點,研究結果將為保護染色體,以及更好應對新冠病毒提供策略。

科技日報--《新冠病毒或能改變人類細胞基因組》

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23-03/27/content_551167.htm?div=-1

基因療法

【蛋白質複合體啟動修復機制  對抗衰老和癌症】

德國科隆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一種蛋白質複合體阻止人類細胞、小鼠和線蟲中基因組損傷的修復,並首次使用藥劑成功抑制這種複合體,使人們能針對衰老和癌症發展原因,改善細胞中的DNA修復。

儘管如此,在這些結果被轉化為人類患者的新療法前,還需要更多的研究。相關論文日前發表在《自然·結構與分子生物學》雜誌。

抑制體細胞中所謂的DREAM複合體時,各種修復機制就會啟動,使這些細胞對各種DNA損傷具有極強的適應力、復原力或修復力。DNA損傷會導致衰老和疾病,而DNA修復對人類基因組的穩定和細胞的功能是不可少的。

人類的遺傳物質代代相傳,這是因為生殖細胞中高度精確的DNA修復機制發揮作用,以確保遺傳物質中只有極少的變化傳遞給後代。得益於這種DNA修復機制,人類基因組已由祖先遺傳至今20萬年。

研究團隊對線蟲實驗,發現DREAM複合體限制體內細胞中DNA修復機制的數量。然而,生殖細胞沒有DREAM複合體。因此,它們自然會產生大量的DNA修復機制。在對人類細胞進一步細胞培養的實驗中,發現DREAM複合體在人類細胞中以同樣方式發揮作用。

針對並改善新發現的DNA修復主調控因子療法,可以降低患癌症風險。由於細胞只在基因組完整的情況下才能發揮其功能,因此還將降低與衰老相關的疾病風險。

科技日報--《對抗衰老和癌症的新方法出現》

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23-03/27/content_551169.htm?div=-1

若您對本文有任何批評與建議,歡迎點擊填寫意見表

歡迎點擊訂閱電子報,獲得最新文章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