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https://ajcn.nutrition.org/article/S0002-9165(23)66169-6/fulltext
美國哈佛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與吃較少紅肉的人相比,每週吃2份紅肉的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可能會增加。如果以植物性蛋白質或適當的乳製品取代紅肉,則可以減少此一風險。
這個由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進行的研究,論文於2023年10月19日發表在《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
統計顯示,目前全球約有4億6200萬人受到第二型糖尿病的威脅,而且從美國到全世界,這個比率逐年增加之中。除了疾病本身,第二型糖尿病也是心血管疾病、腎臟病、癌症和失智症的主要危險因子,早已成為全球重大的公共衛生議題之一。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來自護理師健康研究(NHS)、NHSII和健康專業人員追蹤研究(HPFS)21萬6695名參與者的健康數據,她們分別從1976年到1989年參與這項研究,且每兩年到四年進行一次食物頻率問卷來評估飲食內容,持續長達36年。
追蹤期間結束時,有2萬2761名參與者罹患了第二型糖尿病。研究發現,食用包括加工與未加工的紅肉,都與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密切相關。
與吃最少紅肉的參與者相比,吃最多紅肉參與者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高出62%。每天每多吃一份加工紅肉,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46%;至於每天多吃一份未經加工的紅肉,這個風險會增加24%。
加工紅肉指的是香腸、培根、牛肉或豬肉熱狗、加工肉類三明治。一份相當於28公克培根,或是45公克其他肉類。
至於未加工肉類,則有瘦肉、超瘦漢堡、一般漢堡、牛肉、豬肉或羊肉做成的三明治或混合菜餚,以及以豬肉、牛肉或羊肉為主菜。一份未加工的紅肉,相當於85公克的豬肉、牛肉或羊肉。
研究人員也評估以其他蛋白質替代紅肉的潛在影響,發現如果以一份堅果和豆類來替代紅肉,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可降低30%,如果以一份乳製品替代,則可降低22%的風險。
研究人員指出,多種生物因素可能影響紅肉與第二型糖尿病之間的關係。首先是紅肉中富含的飽和脂肪,被發現會降低胰島素敏感性及胰臟中β細胞的功能,而胰臟中β細胞是以受調節的方式,產生胰島素來控制血糖。
其次,則是動物食品中的血紅素鐵會增加胰島素阻抗性、β細胞功能受損和氧化壓力、體內自由基和抗氧化劑的不平衡。自由基是來自香菸煙霧或殺蟲劑等來自環境的不穩定分子,會傷害體內細胞。
這篇論文通訊作者、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暨營養學教授Walter Willett表示,從他們這項研究以及先前其他人所做的研究結果看來,對於想增進健康的人來說,每週減少一份紅肉的攝取是合理的。
除了健康因素以外,研究人員認為以健康的植物蛋白質取代紅肉的飲食模式,有其積極而正面的意義,包括有助於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降低氣候變遷造成的危害,並提供其他環境效益。
若您對本文有任何批評與建議,歡迎點擊填寫意見表
歡迎點擊訂閱電子報,獲得最新文章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