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armacy Times : 人工智慧如何幫助研究人員比以往更快地對抗超級細菌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濫用盤尼西林的幾十年裡,抗生素抗藥性已升級為全球健康危機。超級細菌,也就是對傳統治療產生抗性的病原體,現在每年導致全球超過五百萬人死亡,這一數字被全球抗微生物抗藥性研究(Global Research on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GRAM)報告所強調,報告中顯示出了23種此類病原體與88種病原體與藥物抗性的組合。像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這樣的超級細菌因其在不衛生環境下繁衍並抵抗標準治療而惡名昭彰,導致嚴重的醫療保健挑戰。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抗微生物抗藥性(AMR)確定為日益增長的關注點,以結核分枝桿菌為例,此細菌導致在2021年160萬人的死亡,以及念珠菌(Candida auris)此一真菌感染,其感染患者的死亡率達到三分之一。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正在監測念珠菌感染率的增加,案例數從2017年的173例上升到2022年的2377例,顯示出對常見治療方法如抗黴菌藥 echinocandins 的抗藥性。但這只是更廣泛問題的一個縮影:CDC目前正在追踪18種AMR細菌,僅在美國就可能導致超過35000人死亡。為了應對這棘手情況,人工智慧(AI)正成為關鍵:在2017年至2021年間,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只批准了一種新的抗生素,有效對抗主要的超級細菌,目前只有27種抗生素正在臨床試驗中。估計只有大約10%的藥物最終能夠上市,傳統治療方法在超越超級細菌方面已不足夠。AI 能改變遊戲規則,通過加快藥物發現速度並確保更多候選藥物獲得批准。其中一家以應用AI於開發噬菌體療法的生科公司就是一項突破。噬菌體是專門針對包括耐藥細菌在內的細菌的病毒。通過使用AI,可以迅速識別最有效的噬菌體,從而大大縮短研究時間。其AI驅動平台在臨床試驗前對治療進行人類數據測試,以預測療效和安全性。此外,AI正在推動個人化醫學的發展,幫助為AMR感染患者定制治療方案。這種方法已在COVID-19患者特定治療方案的開發中得到證明,展示了AI分析臨床數據以指導治療決策的能力。AI在這場戰鬥中的目標是雙重的:一是使醫師能夠有效治療感染而不會促進更多病原體產生抗藥性;二是加速新治療方法抵達患者手中的時間。AI不是預示抗生素時代的終結,而是在宣告對抗超級細菌鬥爭中一個新開端,增強抗生素、抗寄生蟲藥物和抗病毒藥物的發展。
News Medical : 蛋白質組學研究可確定潛在生物標記物,來診斷長期COVID與持續健康影響
長期COVID(又稱COVID後遺症),是一種因SARS-CoV-2感染後持續出現症狀的複雜病症,持續令科學家感到困惑且讓患者負擔沉重。全球估計有6500萬人報告患有長期COVID,顯示出一系列延長的健康問題。隨著衛生系統難以提供清晰的診斷和治療方案,最近的一項蛋白質組學研究為增進理解和管理這種病症提供了希望。這項發表在《eBioMedicine》上的研究是一項為期兩年的縱向研究,深入研究了住院COVID-19康復者的血漿蛋白質組。研究者通過分析差異表達蛋白質(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DEPs),尋找長期COVID的生物標記物,為診斷提供依據,並深入了解這種狀態的持久影響。這項名為「通過蛋白質組學透視長期COVID」的研究,檢查了上調或下調(up- or down-regulated)的蛋白質及其在康復者持續健康問題中的潛在作用;獨創的路徑分析揭示了這些蛋白質的下游效應,為伴隨長期COVID的生理改變提供了線索。患者的選擇根據嚴格標準,排除了可能混淆結果的疾病狀況,如失智症或嚴重的神經生理疾病。在最初考慮的516名患者中,有181名在研究全程提供了數據。他們的血漿樣本經過嚴格的蛋白質組學分析,與健康對照組相比顯示出顯著的蛋白質改變。研究人員使用液相層析質譜儀(Liquid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LC/MS)和數據獨立獲取(data-independent acquisition,DIA)串聯質譜法來建立譜庫。隨後的分析突顯了249個在長期COVID患者和對照組之間有顯著差異。研究發現,在免疫反應途徑中大量提高的DEPs中,大部分是免疫球蛋白。這些免疫球蛋白在調節B細胞和淋巴細胞激活等途徑中發揮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一些DEPs隨著時間恢復到基線水平,但其餘仍明顯改變,表明感染後留下了持久的影響。該研究的結論揭示了COVID-19影響的不同生物過程,為長期COVID提供了分子層面的見解。確定了多個潛在的生物標記物,為開發診斷長期COVID的測試方法開辟了道路,這對於更有效地識別和治療長期COVID至關重要。
Pharmacy Times : 經前症候群(PMS)治療選項的臨床概述
在生育年齡範圍內的女性中,有高達90%的人會遇到各種經前症狀,其中20-40%的人會經歷經前綜合症(premenstrual syndrome,PMS),2-8%的人會受到經前焦慮症(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PMDD)的影響。PMS的特徵是在黃體期的後期出現一系列症狀,並通常在月經開始時或之後緩解。常見的PMS身體症狀包括乳房脹痛、腸胃變化、肌肉疼痛以及對噪音或光線的敏感性。心理和情緒症狀範圍可以從易怒和疲勞到情緒波動和性慾減退。PMS的潛在原因尚未完全了解,但被認為與荷爾蒙波動、神經化學變化和情緒障礙有關。在管理PMS方面,治療策略多樣化。藥物治療包括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SSRIs)如Prozac、Paxil、Sertraline,它們因其抗憂鬱效果而被處方。非類固醇抗炎藥(NSAIDs)如 ibuprofen 和 naproxen 被推薦用於疼痛治療,而像 spironolactone 這樣的利尿劑可以減輕腹脹。荷爾蒙避孕藥也可用於抑制排卵從而緩解PMS症狀。草藥療法和飲食補充劑提供了替代或補充治療方案。如鈣、鎂、維生素E和B6等補充劑已顯示出益處,而銀杏、薑、聖潔莓、月見草油和聖約翰草(又名貫葉連翹)等草藥因減輕症狀而受歡迎。此外,月見草油中的必需脂肪酸可能具有對PMS有益的抗炎作用。最近的研究還突顯了草醯乙酸(oxaloacetate)和維生素C補充的潛力,有助於減輕PMS相關的心理症狀。草醯乙酸是細胞代謝中的一種基本成分,在粒線體的克氏循環中扮演關鍵角色,尤其是在PMS期間,Jubilance是其商業品牌名之一,可用於緩解包括心理和行為症狀在內的PMS症狀。對許多女性來說,PMS及其相關症狀可能令人沮喪,尤其是當每月經歷時。為了對抗這些症狀,有人選擇處方藥物,也有人選擇補充劑和非處方治療選項來幫助緩解症狀。許多這些補充劑對緩解PMS症狀有益,有些可能需要服用3至6個月才能發揮作用。所有受影響的個體都應該與他們的醫療保健提供者諮詢,以確定這些處方和非處方產品,或者其組合的最佳使用方法。
Ref.:
- https://www.pharmacytimes.com/view/how-ai-is-helping-researchers-fight-superbugs-faster-than-ever-before
- https://www.news-medical.net/news/20231107/Proteomic-study-pinpoints-potential-biomarkers-for-long-COVID-diagnosis-and-persistent-health-impacts.aspx
- https://www.pharmacytimes.com/view/clinical-overview-treatment-options-for-premenstrual-syndrome-p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