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iotech : 法國製藥巨擘 Sanofi 如何大舉投資人工智慧
法國製藥巨擘 Sanofi 積極採納人工智慧(AI),以推動其藥物發現和開發的進程,顯示出在整體運作中整合AI的重大轉變。Sanofi 特別針對利用AI增強臨床研究、優化試驗流程,以及提高藥物開發的成功率。Sanofi 內部多個領域都在利用AI的轉型潛力。其數據與AI策略負責部門強調了AI在設計實驗、分析空間組學數據、監測細胞互動,以及利用現實世界數據重新定位現有藥物方面的作用。這種多面向的AI應用旨在提高其研發流程的生產力和質量。該公司亦與多家AI生物科技公司合作,不僅進行了財務投資,還尋求將AI平台整合進其工作流程。與 Owkin 的重要合作關注於識別癌症的新生物標誌物和治療目標,而與 Exscientia 的交易旨在開發針對腫瘤學和免疫學的小分子候選物。此外,Sanofi收購 Amunix Pharmaceuticals 凸顯了其致力於將AI整合到免疫腫瘤學中,以實現精準藥物執行的決心。Sanofi對AI的投資還擴展到其運營過程,由其推出的 plai 應用程序可見一斑,這是一款AI驅動的應用程式,提供即時數據和預測設想狀況,以支持Sanofi全球團隊做出明智的決策。大型製藥業正見證著AI整合的增長趨勢,Sanofi在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以利用外部AI和機器學習(ML)專業知識方面,代表著策略性地獲取可加快創新治療方法生成的新技術的努力。Sanofi積極追求AI其實是產業運動目前的趨勢,監管機構和領先的製藥公司正在認識到並利用AI在藥物開發生命週期從發現到製造各個方面所提供的優勢。
Pharmacy Times : 新型生物標誌物、骨質代謝亞型的診斷方法,改善病患預後
最近於美國費城舉行的美國腎臟病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ASN)腎臟病週會議上,哥倫比亞大學的領先腎臟病學家和副教授Thomas Nickolas博士與媒體進行了一場關於骨週期(bone turnover)創新生物標記物的討論。他的見解突顯了精準醫學在治療腎性骨病變(renal osteodystrophy,ROD),這一影響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的複雜骨骼疾病中的發展。Nickolas博士強調了新的循環和非循環生物標記物的潛力,它們超越了傳統骨週期標記物的能力,傳統標記物主要通過測量由成骨細胞和蝕骨細胞釋放的蛋白質來評估骨形成和吸收。而開創性的生物標記物提供對骨質更精細的理解,以通過涵蓋礦化、膠原蛋白含量和晶體結構等方面造就骨骼強度的關鍵因素,但被目前的診斷所忽視。在此「作為識別腎性骨病變亞群工具的新型循環和非循環生物標記物」小組討論會上,Nickolas博士闡述了傳統生物標記物的限制,儘管有用,但它們只提供了對骨骼健康的部分圖像。他強調了採用對腎清除有抵抗力的生物標記物的重要性,例如骨質特異性鹼性磷酸酶,以便在CKD患者中進行更準確的骨週期評估。Nickolas博士指出,新的生物標記物仍在開發中,並強調它們還沒有準備好進行臨床部署。然而,它們未來的應用可能會革命性地改變ROD的診斷和監測,引導治療策略並提高治療效果。根據其說法,藥劑師在這個不斷發展的領域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他敦促專業人士與開處方的臨床醫生緊密合作,以確保如維生素D受體類似物等治療不會無意中抑制骨週期,從而防止患者潛在的骨骼和血管損傷。隨著新型成像技術、微型RNA(microRNA)分析和轉錄組學(transcriptomics)的融合,這一領域即將迎接模式轉變。這些先進方法不僅加深了對腎性骨病(ROD)發病機制的理解,而且還提出了新的治療目標,標誌著朝著針對慢性腎病(CKD)患者量身定做的病患照顧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管理ROD可能像對待心血管風險一樣精確和個人化,為面對CKD複雜性的患者提供一線希望。
Genetic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News : 重塑大腦:將空間轉錄組學應用於神經可塑性和神經退行性疾病
空間轉錄組學技術正在革新神經科學領域,該技術使研究人員能夠在保存的組織背景中繪製基因和蛋白質的表達,從而揭示了細胞在神經迴路中的位置和相互作用。在一場網路研討會上,美國加州大學 Irvine 分校 Xiangmin Xu 博士詳細介紹了這項技術,特別是在研究腦迴路可塑性和神經退行性疾病方面的強大潛力。該研究團隊運用最先進的單細胞空間轉錄組學技術,來了解腦迴路隨著衰老以及在阿茲海默症等疾病中的變化。他們使用 MERFISH(Multiplexed Error- Robust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技術,創建了阿茲海默症的詳細基因表達圖譜,確定了不同細胞類型和基因變異之間的細胞和轉錄組變化。這種空間分析揭示了與炎症和神經可塑性相關的神經膠質細胞和神經元的特定轉錄組改變。此外,它還允許對澱粉樣蛋白老化斑(amyloid plaques)鄰近引起的基因表達變化進行了檢查,提供了該病的病理學深入了解。他們的研究擴展到亨丁頓舞蹈症,該團隊進一步深入了解了受影響腦區細胞特異性基因表達。科學研究團隊對像 MERFISH 這類的空間轉錄組學工具的採用,反映出這些技術有潛力在細胞層面剖析神經退行性疾病的複雜性,從而為針對性治療開啟新門路,推進神經科學研究。
Ref.:
- https://www.labiotech.eu/in-depth/sanofi-ai-deals/
- https://www.pharmacytimes.com/view/novel-biomarkers-diagnostic-approaches-for-subtyping-bone-turnover-improving-patient-outcomes
- https://www.genengnews.com/sponsored/rewiring-the-brain-applying-spatial-omics-to-neural-plasticity-and-neurodegenerative-disease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