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io : 針對特定族群的生物標記物可能提升亞洲女性人工生殖的成功率
由新加坡國立大學 Yong Loo Lin 醫學院,專門從事人工生殖技術研究的 Huang Zhongwei 博士領導,並發表在《Reproductive Sciences》期刊上一項具突破性的系統評論文中,提供了有關女性生育健康生物標記物的深刻見解。這項研究強調了針對不同族群的生物標記組合在人工生殖技術中,能在患者分層方面起更有效的關鍵作用。該團隊深入研究了128項研究的數據資料庫,將影響女性生育的基因突變相關分為三組:月經初期年齡、卵巢庫存量和試管嬰兒結果。LIN 28B突變與中國及美國女性的初經年齡有關。這個基因與女性首次懷孕的時機密切相關。另一方面,FMR1基因與卵巢庫存量有高度的相關性。其他像是BMP15、ESR1、INHA、PRIM和TMEM150B等基因與卵巢庫存量相關性程度較小。此外,基因網絡分析顯示了FMR1、FSHR、ESR1、BMP15和INHA這幾個基因之間的高度相關性。這些基因通過影響月經周期、下視丘-腦垂腺軸以及卵巢囊泡的發育,展示了在生物功能的相互關聯。根據該團隊研究指出,女性對人工生殖技術的反應各有不同,此系統性的探討發現:就如同生活方式和母親年齡,種族和基因背景也可以影響其成功率。Huang Zhongwei 博士主張需要更大規模、多中心針對亞洲人口的研究,特別是女性生殖健康方面,以生成更精確的數據,和對亞洲人群有代表性的分析。
Medical News Today : 新的尿液生物標記物可助於預測糖尿病腎病變
跟據發表在《臨床研究雜誌》(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的研究,研究人員已經在尿液中識別出一種新的生物標記物;與白蛋白(albumin)不同,此標記物具有早期檢測腎衰竭的潛力,提供了在出現症狀前5到10年的預警窗口。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發生於腎臟失去過濾能力時,導致體內廢物和液體積聚,可能引發如心臟病等疾病。約有15%的美國成年人患有CKD,而且通常未被診斷出來。目前臨床上,白蛋白是腎臟病的重要標記物,但其有效性有限,特別是在有糖尿病的高風險患者中。新研究方向的生物標記物是腺嘌呤(adenine),這是一種由腎臟產生的代謝產物。研究人員觀察到尿液中腺嘌呤水平增高與腎衰竭率增加有關。在患有第1型糖尿病的患者中,使用一種抗糖尿病藥物empagliflozin治療會降低腺嘌呤水平,這可能有助於該藥物對CKD的正面效果。在小白鼠中阻斷腺嘌呤的產生,顯示出對腎臟損傷有保護作用。這些發現對於診斷和治療早期CKD具有正向意義。該研究強調,即使在沒有傳統臨床CKD標記的患者中,降低腺嘌呤水平的藥物和其他干預措施也有可能預防腎衰竭。為了減少腎衰竭的風險,已經證實的策略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維持理想體重、控制血壓、避免某些止痛藥、減少來自動物源的蛋白質攝取,以及對於具有額外風險因素(如糖尿病)的人來說,及時尋求醫療諮詢格外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