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eus : 早期檢測、預後、心臟疾病風險分類的新型生物標記物,以及多標記物策略的敘述性評論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每年有1790萬人因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s)死亡,是全球主要的死因之一。及早識別這些疾病並分類其風險層級以改善患者病況極其重要。生物標記物已成為這些努力的關鍵工具,不僅用於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還用於跟蹤疾病進程。以定義而言,生物標記物是客觀測量的指標,反映了正常生物學、病理學過程,或藥理學對治療干預的反應。近年來,已經發現了許多新的生物標記物,它們在心臟疾病的早期檢測和風險分層方面展現了巨大的潛力。此評論著重於一種「多標記」策略,涉及了同時評估多種生物標記物以識別和評估心臟疾病的風險。考慮到心臟疾病的複雜性,此方法有其益處,因為它可能提高風險分層,診斷準確性,並最終改善患者護理。許多新的生物標記物已經在這方面展示了潛力。
以下為幾種新型的心臟生物標記物:
- 高敏感性肌鈣蛋白(High-sensitivity troponin,hs-Tn):這是一種在心臟細胞受損時釋放到血液中的蛋白質。改進的檢驗可以檢測到數量較低的肌鈣蛋白,提高了對心臟病發作的早期診斷能力,並能辨識出有較高心血管事件風險的患者。
- 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這種蛋白質涉及到炎症、纖維化和心肌重塑。醣識別蛋白3的水平較高與心臟衰竭和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增加有關,顯示出它作為預後標記物的可能性。
- 腫瘤源性物質2(Source of tumorigenicity 2,ST2):ST2涉及炎症和纖維化過程,與有害的心臟重塑和突發性心臟死亡風險增加有關。
- B型利鈉利尿胜肽和N 端B型B型利鈉利尿胜肽前體(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and 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和NT-proBNP):這些標記物是由心臟在應對增加的心室壁壓力時釋放的。數量增高與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風險增加有關。
- 成長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這種蛋白質與炎症和氧化壓力有關。數量增高與死亡風險增加有關。
- 骨髓過氧化酶(Myeloperoxidase,MPO):這種酵素由白血球產生,涉及炎症過程。MPO較高與心肌梗塞和死亡有關,顯示其作為預後標記物的潛力。
- 脂肪酸結合蛋白(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s,FABP):這些蛋白質在脂肪酸的運輸和新陳代謝中扮演角色。FABP水平增加與心肌基質利用變異、胰島素阻力和心血管風險有關。
- 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這種炎症生物標記與心血管事件風險增加有關,並在早期檢測和風險分類中有用。
- 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這種酵素參與動脈硬化斑塊的形成和炎症,與潛在動脈粥狀硬化治療目標。
- 微小RNA(MicroRNAs,miRNA):這些小RNA分子對基因調控非常重要。某些miRNA與心臟疾病有關,並顯示出作為生物標記物的潛力。
- 循環血管內皮細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這些細胞是在內皮受傷時釋放的,可作為內皮功能和心血管風險的指標。
- 缺氧修飾白蛋白(Ischemia-modified albumin,IMA):這種白蛋白的修飾形式在心肌缺血期間增加,顯示其可能作為心肌缺血早期診斷標記的潛力。
上面列出的每個生物標記物都有能力識別有心臟疾病高風險的個體並提供寶貴的預後數據。理想的生物標記物必須具敏感度、特定性,並且其檢測是可重複的,可標準化,與可負擔。這些生物標記物的預測重要性超越了傳統的風險因素,這表明它們可能會革新心血管治療並改善病人的結果。然而,對於這些生物標記物的診斷和預後相關性的全面理解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同樣地,其在指導治療決策中的潛在角色也需要進一步研究。新的生物標記物的持續開發和識別可能會大幅減輕全球的心血管疾病的負擔,強調了這個研究領域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