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 News : 疫苗可提升T細胞療法的效能

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人員在CAR T細胞(嵌合抗原受體)療法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他們製造了一種疫苗,能夠提高工程化T細胞對實體腫瘤的反應。他們的方法涉及到所謂的"傳播抗原",這讓病患的免疫系統能與工程化的T細胞協同作用,針對並非所有細胞都表達CAR T細胞目標抗原的腫瘤。過去,使用CAR T細胞療法治療實體腫瘤的一個障礙是,這些T細胞通常只針對一種抗原。不表達該特定抗原的腫瘤細胞可以避免T細胞的攻擊。然而,MIT團隊已成功克服這個問題,他們創造了一種疫苗,不僅可以提升CAR T細胞的反應,還能協助免疫系統產生能針對其他腫瘤抗原的新T細胞。該方法在老鼠研究中證明成功地消滅腫瘤。疫苗的增強作用不僅提高了工程化CAR T細胞對腫瘤的攻擊,而且還促進了針對其他腫瘤抗原的宿主T細胞的產生。這些T細胞群體的合作使得腫瘤能夠被完全消滅並防止腫瘤再生,因此有可能處理實體腫瘤的抗原多樣性。研究人員還發現,這種方法會引發CAR T細胞的代謝變化,增加它們產生干擾素γ的量,這是一種能夠刺激強烈免疫反應的細胞因子。這使得T細胞能夠對抗腫瘤的免疫抑制環境,並增強其破壞腫瘤細胞的能力。即使只有50%的腫瘤細胞表達目標抗原,CAR-T細胞與宿主T細胞的組合仍能消滅約25%的腫瘤。在80%的腫瘤細胞表達抗原的情況下,約80%的老鼠的腫瘤被消除。這項技術已授權Elicio Therapeutics公司,用於可能的患者測試,並且被認為有可能對抗多種類型的癌症。研究人員還打算將CAR-T細胞療法改良以對抗尚未確定可攻擊抗原的腫瘤。這項在CAR T細胞療法方面的進展象徵著可能的治療實體腫瘤的方式的轉變,使這種治療在各種類型的癌症中的使用更廣泛且更有效。

Drug Discovery News : 從癌症研究實驗室到血管疾病病床

最偉大的科學發現往往源自於最不起眼的開始,最近針對靜脈畸形(一種稀有血管疾病)的突破性進展也不例外。紐約大學的癌症研究員 Pau Castel,原本的研究目標是研究癌症中的磷酸肌醇3-激酶 (phosphoinositide 3-kinases,PI3Ks)突變。然而,他未曾料到的是,其研究最終會導向靜脈畸形的首度治療方法。PI3K 在正常的細胞行為中,如生長和增殖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而這些激酶的突變常常導致癌症的發生。在研究這些突變的過程中,Castel意外地發現了驅動靜脈畸形的機制,並開始了首次的該疾病治療的第一階段臨床試驗。為了進行研究,Castel 建立了表現 PI3激酶突變的老鼠模型。出乎意料的是,這些老鼠發展出了類似靜脈畸形的嚴重血管病變。這轉折為研究團隊帶來了幸運的巧合,因為他們無意間創造出了第一個靜脈畸形的老鼠模型。對這些老鼠進行原本預計用於癌症研究的PI3激酶抑制劑治療,結果呈現出積極的反應,進一步鼓勵了他們的探索。在對病患樣本進行序列測序後,他們發現約有25%的靜脈畸形與PI3激酶突變型癌症中的突變相同。這提供了 PI3 激酶突變與靜脈畸形之間的關鍵連結,並重要的是,透過 PI3 激酶抑制劑提供了潛在的治療方法。由於 PI3 激酶抑制劑可能有全身性的副作用,該團隊追求開發藥物的局部版本。他們進行了一個概念性驗證實驗,將抑制劑混入一種膏狀物中,結果顯示出充滿希望的成果,減小了老鼠的病變大小並阻止了其增長。這導致了Venthera公司的創建,該公司的目標是開發局部的PI3激酶抑制劑以供病人治療。最近的該藥物的第一階段臨床試驗已經證明了正面的耐受性數據,顯示從發現到開發靜脈畸形新療法的重要里程碑。儘管還有許多挑戰,這次意想不到的突破體現了科學研究的變革力量,並為那些患有這種稀有血管疾病的人提供了希望。

Neurology Live : 針對帕金森病的早期研究中,幹細胞療法 BRT-DA01 顯示出正面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Bayer AG 與 BlueRock Therapeutics 從他們的神經幹細胞療法 bemdaneprocel(BRT-DA01)用於治療帕金森病(PD)的第一階段臨床試驗(NCT04802733)中報告了肯定的結果,該療法被發現安全且容忍度高,並在一年後證明了細胞在腦部的存活和植入。試驗的詳細數據將在 2023年國際帕金森病與運動障礙症大會上呈現。基於這些樂觀的發現,公司們正計劃在 2024年初開始進行第二階段的研究。Bemdaneprocel 由多能性幹細胞(pluripotent stem cells,PSC)衍生出的多巴胺生產神經元組成,提供了一種可能的解決方案,以改造由疾病損壞的神經網路,從而恢復患者的運動和非運動功能。在試驗中,參與者在 3至 20年前被診斷出PD,他們在全身麻醉下接受手術移植這些細胞,然後持續一年的部分免疫抑製藥物。這次試驗的結果對於 bemdaneprocel 的開發以及 Bayer 更廣泛的多能幹細胞平台都具有重要意義。該試驗的成功可能為帕金森病,此一現有治療選擇有限且無法治愈的神經退行性疾病,開創了更有效治療選項的道路。使用誘導型多能幹細胞消除了與胚胎幹細胞相關的道德倫理問題,因為不需要犧牲人類胚胎。它還允許在特定病人的治療中進行人類白血球細胞抗原匹配,可能減少手術後的免疫抑製劑的嚴重性。在靈長類動物的誘導型多能幹細胞移植研究中,已觀察到免疫反應降低和細胞存活率增加,這顯示了這種方法在治療帕金森病方面的潛力。

發佈留言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You may use these <abbr title="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html</abbr> tags and attribute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