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isma Therapeutics的Klichinsky博士在會議上發表了他們團隊使用合成生物學提升巨噬細胞抗癌特性,利用基因工程來啟用巨噬細胞的有益效應功能並應用於對抗實體腫瘤。在預臨床試驗中,該團隊將單核細胞區分為巨噬細胞,引入嵌合抗原受體(CAR),並工程化巨噬細胞;當在帶有腫瘤的白鼠中引入CAR巨噬細胞時,它們能夠控制腫瘤生長並提高整體存活率。重要的是,CD8 T細胞的滲透也有顯著增加,這些細胞可以直接殺死腫瘤細胞。此外,研究中還看到這些CAR巨噬細胞可以驅動抗原表位擴張(epitope spreading),這可以對抗癌症的長期免疫力作出貢獻。Klichinsky博士強調該團隊是第一個將CAR巨噬細胞帶入人體試驗的團隊,並指出這需要多年的努力才建立起規模的良好製造規範(GMP)過程。他分享了使用CAR巨噬細胞療法治療實體腫瘤的進展和結果。需要注意的關鍵點是:他們建立了創新的過程,使用稱為ad5f35的載體將病人的單核細胞轉換成工程化的巨噬細胞。這些巨噬細胞會再輸注回病患體內,無需進行化療調節。與Novartis的合作已促使他們的首要產品CT-0508, 一種針對HER2的CAR巨噬細胞。一個顯著的結果是巨噬細胞可以從周邊循環中退出並到達大部分患者的腫瘤組織。研究中進行了重要的轉譯研究,表明CAR巨噬細胞治療不僅可以招募效應T細胞,而且還可以在腫瘤微環境中啟動它們。初步的臨床結果顯示9個病患中有4個病患病情穩定。公司正朝著增加劑量和與Keytruda合用的研究進展。他們正努力開發一種CAR單核細胞方法,該方法可以將製造周期從八天縮短到一天,可增加細胞產量。該公司也正在與Moderna合作開發一種在體方法,該方法使用脂質奈米粒子將患者的髓系細胞轉變為CAR巨噬細胞,而無需外源性產生細胞療法。他也介紹一個正在開發的新平台,以巨噬細胞能作為處理器,攝取來自腫瘤的訊息,來領導發展出CAR巨噬細胞,進而設計細胞來感應腫瘤相關的抗原,例如HER2,並以效應功能做出反應,擴大巨噬細胞為基礎之細胞療法的目標範疇。

Cabaletta Bio的Basu醫師換個角度討論到自體免疫疾病影響全球人口的4%至7%,代表著一個重大的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在美國,其經濟負擔估計超過1000億美元。這些病況的盛行率正在增加,急需治療方法,但現有的治療手段大多不能治愈病因,並可能導致長期的免疫抑制。B細胞是自體免疫疾病的主要推動因素,它們可以產生抗體並充當抗原呈現細胞,經常刺激損害性T細胞。然而,像利妥昔單抗(rituximab)這樣的B細胞消除療法嘗試大多未能成功,因為這些療法在組織中的滲透不全。造血幹細胞移植療法雖表現出了潛力,但其毒性副作用是無法接受的程度。近年來,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 T細胞)由於能夠運輸至所有組織並消除B細胞,已顯示出作為自體免疫疾病療法的潛力。最近使用CD19 CAR T細胞治療全身性紅斑狼瘡(SLE)的患者的試驗顯示出了有希望的結果,疾病明顯減少,並且最多只有1級的細胞因子釋放綜合症(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此外,初期的轉譯數據表明,預先存在的體液免疫力得以保留,全身性炎症減少,並出現免疫重設的證據。儘管有這些樂觀的結果,還必須考慮到包括疾病突發、CRS、ICANS(免疫效應細胞相關的神經毒性症候群)和細胞減少症在內的風險。儘管自體免疫疾病帶來了獨特的挑戰,但有幾種減輕策略:在CAR設計中使用41BB共刺激區或清除開關可能有助於管理CRS,包含自殺開關的T細胞可能會解決對B細胞缺失的擔憂。對於疾病突發,使用異基因CAR T細胞方法或者在注射後監測自體抗體可能會有所幫助。總結而言,CAR T細胞療法在對抗自體免疫疾病的奮戰中提供了令人期待的潛力。隨著越來越多的臨床試驗和研究工作進行,對這個領域的重大突破持續樂觀。

Eyquem博士討論了基因編輯在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療法應用的進步。CRISPR Cas9等基因編輯技術越來越多地被用來增強CAR T細胞的功能,尤其是通過進行基因敲除來使T細胞更加堅韌。這些努力包括移除T細胞受體以降低對宿主疾病的生長,敲除CD52以改進T細胞的持久性,以及敲除β2M以降低T細胞被排斥的可能性。他討論了全基因組CRISPR篩選如何使得能夠在T細胞中發現可能成為治療目標的新的檢查點,例如RASA2的發現。目前CAR T細胞療法的一個主要問題是,用於基因傳遞的病毒載體可能會在基因組中隨機整合。這可能導致株落增殖(細胞大量增生),對患者構成風險。通過進行目標整合,這種風險可能降低,並可能實現CAR T細胞的標準化生產。TRAC-CAR方法,即將CAR基因整合到T细胞受體α恆定基因座,被認為是更安全、更有效的方法。他提供的證據顯示,TRAC-CAR T細胞的表現優於γ逆轉錄病毒載體,導致功能增強和標誌物耗竭的降低。這使TRAC-CAR成為篩選可能改善T細胞功能的新基因回路的有效方法。展望未來的改進,演講者提到了使用細胞穿透肽來將Cas9 RNP(ribonucleoprotein,核糖核蛋白)傳遞到T細胞的可能新方法,這可能在不需要電穿孔的情況下提供類似的基因編輯效率。他也討論了如何增強CAR T細胞對抗原密度的敏感性,使用基因編輯技術使CAR T細胞的行為更像自然T細胞。這可能會提高它們殺死顯示低水平目標抗原的腫瘤細胞的能力。最後,將這些基因編輯技術應用到小白鼠T細胞的挑戰和進步,這是進行臨床前測試的必要步驟。他們報告了使用一種新的AAV載體將DNA有效地傳遞到小鼠T細胞,從而在小鼠T細胞中產生高的基因敲除和敲入率。整體而言,一系列創新的基因編輯技術和發現,這些技術和發現可能顯著提高CAR T細胞療法的效果和安全性,尤其是以有前景的TRAC-CAR方法為重點。

發佈留言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You may use these <abbr title="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html</abbr> tags and attribute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