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基因與細胞治療學會中,一場由知名賓州大學Michael Milone博士和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的Aude Chapuis博士共同主持的關於下一代CAR,TCR和AAV對實體腫瘤技術發展的會議。會議中將呈現來自頂尖研究人員的演講,如賓州大學的Shweta Aras博士和Marcela Werner博士,他們專注於AAV介導的針對HER2+腦轉移的目標治療和新型AAV-trastuzumab載體的安全性評估。其他主題包括發展對CAR T細胞療法有反應的生物傳感器,使用AAV載體的腫瘤內基因治療,提高對AML的抗腫瘤效能,以及先進的T細胞療法對卵巢癌的臨床前開發。
在Aras博士的演講中,她討論了一種新的基因療法策略,該策略使用腺相關病毒(AAV)載體來傳遞trastuzumab,以治療HER2陽性乳癌腦轉移。雖然trastuzumab已被成功應用於全身性HER2陽性乳癌的治療,但由於血腦屏障的存在,其對腦部腫瘤的效果有限。新的AAV載體被設計來傳遞編碼優化的trastuzumab,旨在克服這一障礙。在試驗中,使用AAV-trastuzumab載體治療能顯著降低小白鼠的腫瘤負擔,並且生存率有顯著提高。利用AAV-trastuzumab的基因療法對治療HER2陽性乳癌腦轉移具有潛在的可能性。而Werner博士在她的演講中探討了利用腺相關病毒(AAV)的載體傳遞 trastuzumab的安全性評估。她的團對開發了一種AAV載體變體,用於通過cisterna magna遞送到中樞神經系統。他們的工作證明,脊腔內給予AAV-trastuzumab載體可以在中樞神經系統中產生轉基因表達,並且對於在小白鼠中引起腫瘤消退。他們認為這種治療方法最適合有HER2陽性外腦轉移或高風險發展為中樞神經系統轉移的病人,或者是已經進行了腫瘤切除的病人以防止復發。而且,單次給藥可以減輕病人的負擔,不需要經常進行脊髓穿刺。
Rath的討論主要圍繞著如何使用改良的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和生物感測器,以解決CAR T細胞治療中的一些挑戰,尤其著重在CAR T細胞持續性不足和腫瘤微環境帶來的困難。在他們的研究中,該團隊旨在用改良的嵌合受體開發一種針對腫瘤微環境的策略。他們特別選擇關注兩種在各種癌症類型中常常過度表達的因素: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集落刺激因子1(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1)。這些因素對腫瘤微環境有特定的影響:VEGF促進血管生成,從而保護腫瘤存活,而CSF-1則增強免疫抑制性腫瘤相關巨噬細胞的發展。為了針對這些因素,他們設計了兩種新型的嵌合受體,利用VEGF和CSF-1的自然受體綁定配體,旨在使CAR T細胞更能在腫瘤微環境中導航和運作。當這些結構與不同的CAR結合時,將通過讓T細胞在敵對的腫瘤微環境中更好地存活和運作,以提高CAR T細胞療法的整體效果。然而,這些初步的發現,還需要進一步的測試和開發。該團隊也表示有興趣擴大他們的團隊,這表明他們對這項研究的持續投入。
麻州大學醫學院的神經外科住院醫師Daci在基因治療中心研究神經纖維瘤病變一型(neurofibromatosis type one,NF1)的影響。NF1是一種由NF1基因突變引起的常染色體疾病,每3000位患者中就有一位。這種狀況可能導致廣泛的畸形神經纖維瘤和惡性周邊神經鞘瘤,可減少患者的壽命10到15年。目前對NF1的治療手段有限且效果不佳。正在探索基因替換策略來解決NF1,因為NF1基因突變的變異性。NF1蛋白(神經纖維瘤素)主要在RAS通路中發揮作用,其缺乏會導致RAS活性增加。由於NF1的編碼序列較大,他們正在嘗試僅將蛋白質的活性區域包裹在腺相關病毒(AAV)中,以維持功能性並減小編碼序列的大小。初步的體外實驗與微形基因展示出減少細胞活性和RAS通路活性的有望結果。早期的體內實驗在NF1異型小白鼠中顯示了腦中的表達和載體的功能性。目前正在使用兩種腫瘤模型進一步研究這些基因治療技術是否可以減少腫瘤形成或抑制其生長。儘管這些都還在研究的初期階段,但這項工作對改善對NF1的理解和治療表現出希望。
Arsenal Bio的Feng博士討論該公司首個開發項目AB-1015正在研發中,其目標是治療對鉑類藥物耐藥的卵巢癌。AB-1015採用多功能模組化CAR T細胞產品設計,以克服固態腫瘤CAR T細胞療法中常見的主要障礙,包括抗原特異性、T細胞耗竭、持久性和腫瘤微環境抑制。
在預臨床研究中,AB-1015在體內和體外模型中都顯示出強力且特異的抗腫瘤反應,即使在抗原表達異質性的環境中,也能產生強力反應。這些發現表明,AB-1015可能在治療卵巢癌方面提供重大的治療優勢。
Senti Biosciences的Cottman博士討論了名為IL-12的強效細胞因子在強化CAR介導的固態腫瘤破壞中的治療潛力。然而,由於IL-12未受管控的應用及採用T細胞療法中的差強人意的調控,其臨床應用受到了限制。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該團隊開發了一種基因環路來實現小分子對IL-12表達的調控,這種基因環路有潛力被應用在腦部,這是與Blue Rock Therapeutics公司的合作成果。
團隊選擇了一種符合三項條件的小分子:獲得美國FDA的認可、運送方式方便、藥動學良好。關鍵的是,該分子能夠穿越血腦屏障。這種分子調控轉錄開關被設計為在最大限度提高IL-12的治療應用的同時,最小化對患者的毒性風險。